第53章 宋、遼、金朝大事記(7)(3 / 3)

公元1235年,蒙古大舉攻宋,長達40年的蒙宋戰爭拉開序幕。

公元1263年,南宋實施“公田法”,徹底使得南宋無力與蒙古對抗。

公元1264年,宋理宗病死。

宋理宗趙昀繼承了先皇趙擴的傳統,把南宋國政先後交給兩代權臣把持,而他在位時期唯一能算得上政績的事情,就是夥同蒙古將病入膏肓的金滅掉,總算是報了列祖列宗屢受其欺侮之仇,但金被滅掉了,南宋也失去最後的屏障,直接跟強大的蒙古對話,以至於最後被元滅掉,這宋理宗為南宋做的“貢獻”,可謂是涇渭分明。

宋理宗的登基大禮,倒也搞得跌宕起伏,轟轟烈烈。宋寧宗在唯一的兒子皇太子病死後,便下令在宗室子弟中擇優選拔。結果選中了趙螗為將來繼承大統的皇嗣。這皇子雖年紀不大,但對宮廷內爾虞我詐的內幕非常清楚,因此對擅權的楊皇後和史彌遠深惡痛絕。他曾宣稱,史彌遠應當發配到八千裏外。史彌遠聽說後,趕緊給皇子送去許多珍寶,結果被皇子借著酒興統統摔壞。史彌遠知道後,更是恐懼,擔心皇子即位後沒有他的好果子吃,於是密謀廢掉皇子改立趙昀。

公元1224年,57歲的寧宗趙擴病危,在他彌留之際,史彌遠趁機將趙昀召入宮中,宣布立為太子,封為成國公。這一切都在秘密中進行,不但原太子皇子毫不知情,就連楊皇後被蒙在鼓裏,直到寧宗趙擴病逝後,史彌遠才告訴楊皇後他的打算。楊皇後為了自己的利益,便將趙昀認為自己的兒子,讓其稱帝。等到史彌遠讓趙昀登上皇位後,方才宣召皇子。正在家中等得焦急的皇予一聽召喚,連忙進宮。到宮門口,隨從們都被拒之門外,皇於沒有介意。入宮後,史彌遠命夏震嚴密監視皇子,然後宣召百官入朝聽旨。夏震帶著皇子仍站在他原來上朝站的位置,皇子奇怪地問:“今天是新天子即位之日,我怎麼還站在臣僚的位置上?”夏震便騙他說:“殿下誤會了,根據禮儀,在未讀遺製之前,您仍應站在這裏,等宣讀遺製後,您就可以登位了。”皇子想想也對,就不再堅持。過了一會,燭影中有人登上禦座,宣讀遺製後,儀禮官高聲呼喊,百官拜賀。皇子這才知道他受騙了,因而不肯下拜,還是夏震按著他的頭強迫他下拜,這才伏地稱臣。趙昀就在一場騙局中,登基即位,做了南宋的第五個皇帝。

理宗即位後,當然對將他弄上皇位的史彌遠感恩戴德,因此在他即位後的九年時間裏,史彌遠及其走狗,號稱“三凶”的梁成大、李知孝、莫澤和“四木”薛極、胡渠、聶子述、趙汝述等人,將朝廷大權牢牢地控製在乎中。

直到公元1233年史彌遠病死,宋理宗這才開始正式親政,並將所有史彌遠的死黨統統逐出朝廷,史氏專權的局麵結束了。

就在南宋朝廷君臣爭權奪利,弄得國力江河日下的時候,北方的蒙古族卻日益強大起來,就是曾經讓南宋君臣感到害怕和恐懼的金,也被蒙古鐵騎衝得七零八落,日暮西山了。

公元123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親自指揮蒙古大軍,分三路南下伐金。在殲滅了金軍主力後,蒙古大軍於公元1232年,包圍了金都汴京,金哀宗出逃,守衛汀京的大將崔立立即殺掉其他大臣,向蒙古軍隊投降。

蒙古軍隊在南下伐金的同時,為了斷絕金朝君臣的退路,也為了麻痹南宋,以便在滅金後再揮師南下,滅掉毫無防備的南宋,因此蒙古大汗派使臣同南宋交好,並邀請南宋夾攻金,並許諾滅金後,將金占領的河南之地歸還南宋。宋理宗見天上掉下個這麼大的餡餅,自然喜出望外,趕緊答應。

公元1234年,蒙宋聯軍攻破金哀宗所在的蔡州,金哀宗在絕望中上吊自殺,金亡。

滅金後,蒙古的諾言並沒有全部兌現。將原先許諾的河南地一分為二,隻歸還了宋朝陳州、蔡州以南的一半。雙方軍隊各自撤回境內。

宋理宗見到送到京城的金哀宗遺骨和金朝傳國玉璽後,便在大廟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功臣們也紛紛得到加封。乘著興頭,一直反對聯蒙滅金的大臣趙範和趙葵為了避免自己受罰,順便也邀點功,封點爵,於是向宋理宗提出乘蒙古主力撤退之機,出兵收複三京(北宋時的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應天府),占據黃河和潼關。此計一出,得到群臣的響應,也使得理宗想做“中興之主”的欲念陡然而起,不顧一些朝臣以北宋聯金滅遼自取滅亡的曆史教訓所發出的警告,立即命令趙範準備出兵,順利占領汴京,並未傷一兵一卒便占領了不設防的洛陽。這就是宋代曆史上的“端平入洛”。但“端平入洛”後的宋軍,因事先準備不足,結果被得知南宋開戰而立即出兵南下的蒙古大軍打得大敗,“端平入洛”以宋軍的潰敗而告終。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以此事為借口,派兵南進,大舉攻宋,拉開了長達四十年之久的蒙宋戰爭的序幕。麵對蒙軍的虎視眈眈,理宗照樣醉生夢死,不理朝政,於是奸佞小人丁大全登台了。他勾結內侍董宋臣、盧允生二人,賄賂討好閻貴妃,漸漸成為理宗眼中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