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秦、漢、三國大事記(5)(2 / 3)

薄夫人和劉恒本以為此生必定老死邊陲。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大喜事降臨了。呂氏死後,宮廷發生變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誅殺諸呂,控製了朝政。此時,大臣們開始籌劃皇位的繼承。大家認為當時的小皇帝劉弘根本就不是惠帝後代,不宜保留;齊王劉襄雖說是高皇帝的嫡長孫,但外舅是惡人不能立;淮南王劉長年幼,母親娘家人又很壞,不能立。權衡來去,最後認為代王是現存高皇帝兒子中年齡最大,為人仁孝寬厚,而且立長子本來就名正言順,再加上他的仁孝天下皆知,是最合適的人選。

麵對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劉恒自然不敢相信,於是同母親薄夫人商量。薄夫人此前曾在漢宮備嚐艱難,深知宮闈權力之爭風雲變幻,殘酷無情,也不敢貿然決定,便派弟弟薄昭偷偷地入長安打聽。薄昭很快回複,說事實如此,無可懷疑。這樣,劉恒在隨從的陪同下,半信半疑地登上了前往長安的道路。

直到走到離長安城約50裏的高陵,劉恒仍然不相信要他作皇帝的事情是真的,他停了下來,派隨從前往長安探風。不久隨從回報,說朝中自丞相以下的所有大小官吏都等侯多時。劉恒於是命車隊快馬加鞭趕到了渭橋。群臣拜見,口口稱臣,劉恒也下車一一還禮。太尉周勃跪在地上,從懷裏拿出皇帝玉璽,準備獻給劉恒。劉恒沒有接受,但並非不願當皇帝,隻是周勃的作法大簡單草率了。

劉恒很快進了代國駐京辦事處,群臣也一齊隨從而來。丞相陳平、大尉周勃、大將軍陳武、禦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部、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等8名謀劃和發動政變的骨幹人物到劉恒麵前禮拜,並宣讀了他們聯名給劉恒的上表。於是劉恒先麵西以賓主禮說了三遍“不敢當”;然後又麵南以君臣禮說了兩遍“不敢當”。既然用起了君臣禮,那就是已經答應當皇帝了。群臣最後獻上玉璽和符節。劉恒於是即“天子位”,當晚就住進了皇帝寢宮未央宮。

一鳴驚人

從唯唯諾諾到君臨天下,地位的轉變使劉恒內心一直壓製的權力欲開始膨脹,這樣得來的皇位,他當然不想輕易失去,於是劉恒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鞏固自己的地位。

劉恒就是那種得了便宜就賣乖的小人,剛登上皇位後,他就下令全國大赦,並“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廄,脯五日。”目的就是要營造一種新皇帝即位後的祥和氣氛,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劉恒,一個曾經落魄的皇子,現在已經成為呼風喚雨的帝國皇帝了。

在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後,劉恒開始把精力放在鞏固自己的統治上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培植自己的親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恒當然不會忘記與他在邊遠小國共渡難關的隨從們。他即位後,就把衛護皇宮的重擔收交給隨從宋昌和張武,保證了自己的安全,之後又對跟隨他進京的隨從封官晉爵,一時間,代國臣僚在劉恒的提拔下,逐漸風光起來。劉恒把親信安插到各要害部門,逐漸排擠掉了不滿他登基的大臣,使得來不易的政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劉恒還算是一個好皇帝,為了漢王朝的江山社稷,他並不是一味地倚重親信,恣亂朝廷,而是知人善任,先後提拔了一批賢能之士。同時,劉恒又通過表彰、賞賜功臣的方法,將平叛有功的前朝重臣賞賜的賞賜,封爵的封爵,迅速地籠絡了人心。之後,劉恒又恢複了劉氏宗族在呂後當政時期被削被奪的封地和其他利益,還給曾隨從劉邦征戰乒取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吃人家嘴軟”,這些拿了劉恒錢財的臣僚國戚,自然就迅速地聚集到劉恒的周圍,這樣,以劉恒為中心的漢王朝統治集團就形成了。

“恩威並重”,在給予賞賜的同時,劉恒還對位高權重的大臣進行抑製和排擠。劉恒即位不久,就下詔命令,列侯都要各到自己的封國裏去;有官職在身不能離開,或朝廷特許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送到封國。這是一道對上層人物關係重大的命令,列侯們除了爵位以外,還想在京師尋找到有權力的職位,所以托辭不走。這道詔書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下達一年之久仍不見行動。劉恒有些惱火,再次下詔說:“前時詔書要列侯各到封國,托辭不走。丞相(指周勃)是我所器重的人,請他為我率領列侯到封國。”劉恒要丞相帶頭到封國,以此擋回列侯們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他這樣做不僅是治國的需要,而且也是對列侯們的真正器重。於是免了周勃的丞相,周勃也就回到了他的封地絳縣(今山西省曲沃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