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和諧的音符
2013年11月15日,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敖鎮至昂素鎮快速公路23公裏處右側一條長17.6公裏的鄉村道路改造完成通車。這條鄉村道路由長慶油田采氣三廠改造升級為砂石路麵,路基寬6.5米、路麵寬4.5米,極大地改善了牧區交通狀況。雨雪天,牧民出行再不用發愁了。一片綠色的草原上,幾頭奶牛安逸地臥在草地上打滾,一群肥胖的羊圍在水池旁瀟灑地欣賞著自己的倒影,兩隻牧羊犬圍在主人身邊左右撒歡。不遠處,幾名“紅衣石油人”與牧民圍坐在一起,談笑間金果和巴特感慨的回憶著過去。巴特遺憾悲情地說:“張戊這個不講信用的倔家夥,說好了等氣田發展起來,和我一起喝酒暢談,可他卻先走了,看看現在很多牧民都搬到了縣城,家家通上了天然氣,我也當真趕上了盛世小康的日子,足矣”。
巴特手腳沒有以前利索,但思維依舊敏捷,現在家裏的子女都出去掙錢了,留下他和老伴住在空蕩蕩的樓房裏,突然感覺有許多的不適宜,金果的到來讓他喜出望外,他發自內心喜歡金果這個孩子,自從知道金果和琪琪格之間的感情,他便把金果當做自家人一樣看待,可讓他遺憾的是金果和琪琪格都各自為自己的事業忙碌著,幾年下來這感情是否牢靠,他心裏沒有底,曾多次用蒙人特有的方式占卜,他希望等他閉上眼睛的時候,看到兩個孩子能牽手,可從卦象上看,又不盡如人意,已隻天命的巴特隻有順其自然,不再強求。
其實正是巴特眼中的順其自然,按照有利、有益發展的想法,使得整個族人抓住了蘇裏格大氣田開發的機遇,快速致富。人在暮年的時候,喜歡對自己的一生得與失總結回顧一下,巴特最滿意的莫過於他帶頭支持氣田開發的這一次決定,當然這也離不開氣田開發者的智慧,總能巧妙的將矛盾化解於關鍵之處。
和諧的生產環境,是保障氣田發展的基礎。開發建設之初,為了解決蘇裏格氣田開發與當地牧民之間和諧相處的關係,建設者把情感溝通,文化融合作為實現發展的大前提,一方麵忙碌奔波協調建設土地征用,一方麵尊重當地文化特點,與牧民共飲馬奶酒,同唱草原歌,為大規模的生產建設積澱了情感基礎。
在處理天然氣開發與當地牧民之間的矛盾與誤解時,建設者則采取“軟辦法”,以理服人,特別是因建設過程土地征用與牧民利益相對立時,在與政府聯合做好土地賠付款發放的同時,派專人多次深入牧民家中做工作。針對許多牧民對天然氣相關知識和天然氣管道安全不了解的實際,組織成立“石油宣講小分隊”,分批、分點深入當地學校、牧民家中發放宣傳手冊,宣講相關知識。一係列舉措換來了彼此的理解與認可,開發建設以來,氣田建設各類社會治安事件防控工作全麵達標,和諧發展,文明建設的目標在蘇裏格氣田得到了真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