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歡愉(一)(3 / 3)

“這把琴好奇特呀,像半隻梨!”有士兵問了出來。

加亞克仔定睛細看了男人正在調音的琴,“這是杏仁琴,起源於山丘與平原之國的東部邊境。”

一群人馬上望向那個平原之國出身的人,被眾人盯著看的士兵幹笑著,“我們軍團平日都要訓練,沒那麼多時間娛樂。我怎麼會知道什麼杏仁琴?”

“加亞克知道的還挺多的嘛!”梔子倒是確認了答案,“確實是杏仁琴,但是起源地我不知道。”

“萊伊拉翁,是個外來人,他有個綽號‘迷蹤的吟遊詩人’。”梔子向眾人介紹著舞台上的男人,“因為他經常行蹤不定,想要聽他一場演唱可得看運氣。我這兒還有些他的小道消息你們想聽嗎?”

雖然是個問句,但梔子已經是承接的語氣。她自然不會給其他人回答的機會,馬上接著說,“我聽說他可是上了銀鱗隊的黑名單,因為他創作的某些詩歌題材太過敏感。不過沙夏恩夏家的大小姐是他的傾慕者,願意保他,甚至幫助他拿到了公民權。嘖嘖,真是一段苦戀啊。”

舞台上的萊伊拉翁終於將那把琴的音調好,手指在弦上一撥,清澈的琴音宛如泉水湧出。這段旋律平靜而深遠,仿佛正要將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密林的盡頭 湖泊的對岸

一首離別之歌正在奏響”

在琴音之間,男人低沉的聲音緩緩吟唱出主旋律。

“春朝的和風 徘徊在寂寥宮殿 追尋著兩相依的小小身影

夏日的蟬鳴 喧囂起層層浪潮 二人隨浪奔往不同的遠方

秋霞的餘光 消散於天地之涯 黑暗之中劍鳴聲劃破寂靜

冬夜的殘雪 覆落著原上車轍 奏響亡命之旅與複仇之歌”

這是一首敘事詩,大意講述了一個國家的兩位王子由親密無間走向刀劍相向,最終一方落敗遠逃。隨後旋律的節奏一轉,變得緊迫,顯然第一樂章結束,而第二樂章開始了。

“異國他鄉 前路茫茫

曆盡屈辱 環生險象

心之所結 誓必血償

春去秋來 歲月恍恍

一朝得勢 養晦韜光

心之所向 故土何方”

第二樂章結束,旋律帶上激昂步入第三樂章。

“大地的動搖是鐵蹄再一次踏過城門 我的摯友,我將歸來,請助我一臂之力

湖水的波紋為重逢寫下了萬千思念 我的摯友,歡迎歸來,願隨你攻入王宮

烈火的焰光已燒盡所有的恩怨情仇 我的哥哥,為何歸來,你不知真相在後

微風的低語將那些未盡的字句掩埋 我的故事,無謂歸來,且戲說與諸君聽”

旋律一頓,轉入了一開始平靜的旋律。

“火焰的盡頭 高聳的宮牆

兄弟二人無法合上的眼睛

隻有他獨自在湖畔悼念”

雖然故事有些不知所雲,但是萊伊拉翁的琴技與唱功讓每個觀眾都親身經曆到了這個故事的悲壯。女客們也是紛紛擲出紅薔薇,甚至一些男客也將薔薇留在了這時。舞池裏花朵的數量竟與哈斯緹不相上下。在酒保清理完場地後,萊伊拉翁開始彈奏起情歌,讓女客們聽得如癡如醉。

不過加亞克對那首敘事詩來了興趣,“第一二節的內容基本能聽懂,哥哥在與弟弟相爭中敗下陣來,而後又回歸複仇。但是第三節的內容也太過模糊,感覺故事都沒講清楚。”

聽到了加亞克小聲的嘟囔,洛娜塔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從尾聲的部分倒推,我們知道兄弟二人最後都死了,而‘悼念’的這個‘他’可能就是第三節裏哥哥的摯友,畢竟他是之前詩裏除了兩兄弟出現的第三人。”

加亞克點點頭,“以弟弟視角敘述的那句是第三節裏最耐人尋味的部分。”他接著洛娜塔的話分析,“看語氣弟弟不像哥哥‘誓必血償’那樣有恨意,‘你不知真相在後’這個‘真相’是不是意味著之前兄弟二人的相爭隻是誤會?而這個‘後’是指什麼呢?如果哥哥的摯友戲份重到可以進尾聲,那麼這個‘後’大概也就是指他吧。”

洛娜塔沉思一番,然後開了口,“不如我們設想一下當時的場景,摯友跟隨哥哥攻入王宮,隨後哥哥與弟弟對峙。一般這種和宿敵決戰的戲碼,旁人都不會插手。那麼以弟弟的視角,摯友確實應該站在哥哥的身後。在這場決鬥中可能的結果有四個,兩人都死了、兩人都沒死、弟弟活著、哥哥活著。然而故事的結局是二人皆亡,那麼假設其他三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怎樣才會達成故事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