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弘一法師要到寧波白衣寺去。夏丐尊也要到寧波辦事,此二人又相約的在寧波見麵。
時光倏然劃過,轉眼間,弘一法師已經行至寧波的白衣寺,而夏丐尊住雨江旅社。不過,在這旅社裏,夏丏尊意外地遇見了當年在漸一師裏的同事錢均夫。錢均夫是吳越錢肅王的後代早年在日本留學,回國之後曾在教育部供職,後來又任教於浙一師。此時的錢均夫,已經皈依了諦閑法師,修行佛法,他的法名顯念,人稱顯念居士。
多年不見,兩位老友在此巧遇,這當然是一種人生難得的緣分。當夏丏尊在和錢均夫提及弘一法師正住在白衣寺的時候,錢均夫非常激動,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同夏丏尊一起去了白衣寺。
一見麵,弘一法師一眼就認出了錢均夫,並親切地喊出了他的名字。可錢均夫見了弘一法師,卻是一愣,十餘載未見,歲月卻將當年風度翩翩的李叔同雕琢成了一位高僧。弘一法師一身袈裟,光腳穿著草鞋,筆直地站在那裏。
聽說錢均夫皈依三寶,弘一法師非常高興,並指出,這是明智之舉。又給了錢均夫一些指導:“現在你來這裏,正好趕上兩件事:一是諦閑法師正在觀宗寺講經,你是諦老的弟子,應該抽時間去聽聽;二是應該到天寧寺參渴由滇省來遊的虛雲老法師。虛雲老法師入定可以到21天之久,這是目前海內所不易遇見到的。”
對於弘一法師給出的建議,錢均夫都一一照辦了。同時,他考慮到白衣寺主安心頭陀也以及虛雲、弘一兩位法師,同時在寧波的機會難得,於是便的趁此良機在寺中設齋供養,可以向幾位法師請教佛法。虛雲大師來寺中指導,並安排了錢均夫和弘一法師合影紀念。參加合影的人除二位大師外,尚有文質、安心頭陀、黃寄慈等。照片上的題記曰:“寧波白衣寺歡迎虛雲老和尚暨弘一法師攝影,以誌紀念,時在庚午仲夏。”
這一張照片,成了曆史珍貴的回憶。
弘一法師在寧波暫住了幾天之後有同夏丐尊一起回到了白馬湖。這時他在俗時的學生劉質平再次來到“晚晴山房”。師徒二人又敘念。
一天晚飯後,夏丐尊和劉質平都歎息當今作歌者難得,俗曲盛行。“大師出家太早了,要是再晚幾年,還可以多作一些學堂樂歌。”然而,令劉質平出乎意料的是,弘一法師卻說:“為了下一代著想,我願再作!”
夏丐尊和劉質平聽後都欣喜萬分,情不自禁地就請求他盡早作起來。於是,弘一法師便在心中開始醞釀後來的清涼歌。
弘一法師在作“清涼歌”的時候,身體狀況很差。他對蔡冠洛居士說過:“一子今春病症,熱如火焚,虔誦《行願品渴讚》,略無間斷,遂覺清涼。一心生西,境界廓然,正不知有山河大地,有物我也。”
但是大師即是在這種境況下完成了“清涼歌”李叔同寫成之後,感到歌詞文義略嫌深奧,非常人所能解,遂又請芝峰法師代撰歌詞的注釋。
時隔一年,弘一法師在浙江慈溪白湖金仙寺寫成了“清涼歌”五首,這便是:
《清涼》:
清涼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潔。今唱清涼歌,心地光明一笑嗬。清涼風,涼風解慍暑,氣已無蹤。今唱清涼歌,熱惱消除萬物和。清涼水,清水一渠,滌蕩諸汙穢。今唱清涼歌,身心無垢樂如何。清涼,清涼,無上究竟真常。
《山色》:
近觀山色蒼然青,其色如藍。遠觀山色鬱然翠,如藍成靛。山色非變,山色如故,目力有長短。自近漸遠,易青為翠;自遠漸近,易翠為青。時常更換,是由緣會。幻相現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萬法皆然。
《花香》:
庭中百合花開。晝有香,香淡如;入夜來,香乃烈。鼻觀是一,何以晝夜濃淡有殊別?白晝眾喧動,紛紛俗務繁。目視色,耳聽聲,鼻觀之力,分於耳目喪其靈。心清聞妙香,用誌不分,乃凝於神:古訓好參詳。
《世夢》:
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人生自少而壯,自壯而老,自老而死。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無窮已。出不知來,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萬劫不自知,非真夢歟?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今貪名利,梯山航海,豈必枕上爾!莊生夢蝴蝶,孔子夢周公,夢時固是夢,醒時何非夢?!擴大劫來,一時一刻皆夢中。破盡無明,大覺能仁,如是乃為夢醒漢,如是乃名無上尊。
《觀心》:世間學問,義理淺,頭緒多,似易而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雖難而似易。線索為何?現前一念,心性應尋覓。試觀心性:在內歟?在外歟?在中間歟?過去歟?現在歟?或未來歟?長短、方圓歟?赤白、青黃歟?覓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是應直下信入,未可錯下承當。試觀心性:內外、中間、過去、現在、未來、長短、方圓、赤白、青黃。
弘一法師詞作一出,眾人皆為歎服。的於是眾人便積極地準備後續工作,期待這一作品能夠早日麵世。劉質平等人為歌曲推敲、試奏。弘一法師也非常關心曲譜的動態,經常寫信詢問。這一來二去,歌曲就漸漸豐滿起來。那美麗的音韻與歌詞,如清澈的水流一般,潺潺流淌。
在後來,此曲又在的出版上又遇到了資金問題,眾人都十分苦惱,一部心血之作眼看著就要麵世,又遇到了如此阻礙。眾人苦惱惆悵之際,弘一法師又寫信提示:“開明、世界(現蔡丐因任編輯事)乃佛學書局,皆可印行,不需助印費。仁者僅任編訂校對之事,即可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