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17日夜晚,塞上古城銀川城隍廟後邊的一塊空地上,幾十名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兵戒備森嚴。
一位遍體鱗傷,兩腿傷殘的年輕人蹣跚地走向埋人坑。他鎮靜自若,毫無懼色。當監斬官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的時候,他慷慨地說道:“你們殺不完共產黨人,也殺不完中國的老百姓。他們總有一天會給我報仇的!”
“把他推進坑裏!”監斬官厲聲叫道。
“中國共產黨萬歲!”激昂的口號聲衝上雲霄,回蕩在寂靜的夜空裏。
這位視死如歸的烈士就是中共寧夏工委書記崔景嶽。
崔景嶽, 1911年12月22日出生於陝西省旬邑東澗村一個貧苦農民家裏。父親崔永和,早年當藥店店員,後來開設藥鋪。1926年,崔景嶽參加了共產黨員許才升、呂佑乾領導的革命活動。192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以後,他便投身於農運、兵運和建立地下黨組織的活動。
1928年5月,旬邑農民在地下黨的領導下,爆發了反對貪官汙吏的武裝起義。農民軍曾攻占縣城,殺官劫獄,開倉濟貧,建立了縣蘇維埃和農民武裝。崔景嶽組織農民向土豪劣紳作鬥爭,並帶領郝村農民殺了當地的惡霸地主。5月6日,農民軍在清水源舉義。5月7日,崔景嶽和崔維竣、侯天佐砸開縣城東門,接應農民赤衛軍一舉攻下縣政府。6月底,反動地主勾結國民黨地方駐軍,收買叛徒誘殺了起義領導人許才升、呂佑乾,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遭到了失敗。崔景嶽在敵人追捕中逃往外地。不久他又回到家鄉,在縣城東關鎮小學任教。他一麵教書,一麵聯絡失散的學友,開展秘密活動,恢複了旬邑縣黨的特別支部。
1930年,他帶領幾名青年學生,到國民黨陳桂璋部的涇川軍事學校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該部混成旅執法隊任司書。他和士兵廣交朋友,宣傳革命道理,啟發他們的愛國熱忱,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就聯絡了幾十名有愛國心的士兵。由於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黨組織通知他返回旬邑。
1931年,崔景嶽和焦士周、蒲玉階、崔維竣組織了中共旬邑縣委。縣委就設在他家的窯洞裏,以他父親開設的藥鋪為掩護。1932年,謝子長、劉誌丹領導的陝甘遊擊隊南下進入旬邑的職田、底廟區和甘肅的正寧一帶開展土地革命。旬邑縣委與遊擊隊互相配合,打土豪,分田地。崔景嶽多次為遊擊隊籌集藥品,接送來往的幹部和遊擊隊員。一次在轉送藥品時被敵人發現,父親的藥鋪被砸,全家遭到敵人的折磨。崔景嶽勸父親說:“革命如同蓋房子,架子搭起來了,還能推倒嗎?再鼓一把勁,革命就成功了!”下半年,他在西安、三原、邰(彬)縣、長武、涇川、平涼、固原一帶開展活動,後轉入陝甘邊根據地,到紅二十六軍工作。
1937年10月成立了中共陝西臨時省委,崔景嶽任秘書長。1934年4月,臨時省委改組為西安中心市委,代行省委職權,崔景嶽負責市委軍委工作。中心市委建立不久即被敵人破壞。由於敵人的追捕,他離開西安去陝南,到楊虎城部張漢民(中共黨員)團負責地下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