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昆原名周維寬,字仲和, 1901年出生於廣西桂林市一個農民家庭。
1919年畢業於廣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
1920年投到舊桂係劉震寰部當兵。
1925年5月中旬,劉震寰、楊希閔勾結英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廣州發動叛亂,被廣東革命軍消滅。周子昆從此投身革命,被派到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任班長。
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11月,黨組建葉挺獨立團,周子昆調到該團第四連任排長。
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擔任北伐先遣隊,挺進湖南。周子昆隨軍北伐,參加了攻占汀泗橋、賀勝橋、武漢三鎮等戰役。在北伐軍占領武昌後,升任連長。
1927年1月,北伐軍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後,英、美、日、法等帝國主義驚恐萬分,紛紛調集軍隊到中國,狂妄叫囂要再來一次“八國聯軍”。周子昆憤怒地說:“我們收回這幾平方公裏土地的主權,帝國主義都不讓,不打倒帝國主義我們能生存嗎?”他決心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進行到底。不久,周子昆調任第四軍軍官教導大隊隊長,三個月後,又回到連隊,隨軍轉入江西,參加消滅軍閥孫傳芳部的戰鬥。
大革命失敗後,周子昆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擔任營長。接著,隨軍南下廣東。10月初,部隊在潮汕地區因遭受優勢敵人的圍攻而失敗。周子昆跟隨朱德、陳毅經閩南、贛南、粵北進入湖南,於翌年1月參加了湘南起義。4月下旬,部隊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其後,由毛澤東親自選定,讓周子昆任工農紅軍第四軍教導隊副隊長。
1930年8月,周子昆升任紅三軍參謀長。在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鬥中,他積極協助軍長黃公略指揮部隊作戰,取得了一係列的重大勝利。在第二次反“圍剿”戰鬥中,紅三軍為中路軍,向橋頭江一線進攻前進,伺機襲擊敵二十八師。
1931年5月15日晚,周子昆正和軍長黃公略在指揮所借著鬆明的微光伏在地圖上研究行軍路線。毛澤東來到這裏,說:“估計敵人明天中午到達白雲山的製高點將軍帽,你們三軍要先敵搶占將軍帽,布下伏兵,整個戰役才能順利展開。七十裏山路,你們有把握趕到嗎?”周子昆沉默片刻後,肯定地回答:“有把握。”“這就好,按計劃行動吧。”毛澤東說完後放心的走了。
深夜,周子昆帶領部隊攀懸崖,越峭壁,穿林過澗,於16日拂曉先敵到達將軍帽,將主力埋伏在白雲山深處。上午時分,敵二十八師部隊沿著狹窄的山路,艱難地行至白雲山下時,紅三軍從側麵猛攻下來,敵軍頓時陷入混亂,潰不成軍。這一仗殲敵副師長以下四千多人,敵師長被俘後,偽裝成士兵隻身逃跑。後來,黃公略在作戰中犧牲,周子昆接任紅三軍軍長。
1932年3月,周子昆調任紅五軍團參謀長。隨即和軍團總指揮季振同、副總指揮董振堂、政委蕭勁光一起率部進軍贛南,狠狠打擊了粵軍陳濟棠部的反動氣焰。同年6月,紅一軍團第四軍軍長王良犧牲,中央軍委決定派周子昆繼任。
1934年夏,周子昆調任紅一方麵軍獨立二十三師師長。長征初期,紅軍在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下,損失慘重。當時,周子昆任紅七軍團三十四師師長。這個師組建不久,成員大多是剛入伍的赤衛隊員和農民,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和實戰鍛煉,幾經折騰之後,幾乎全被打散拖垮。周子昆極為難過,對李德等人的瞎指揮深感不滿。一次,李德故意找岔子,把周子昆痛罵了一頓,並命令警衛班把他綁起來,送軍事法庭審判。但戰士們不肯動手,李德大為惱火。當時,毛澤東正好在場,便出麵說把周子昆交給他處理,才解了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