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先1907年7月生於湖北省黃安縣紫雲區。
1926年,吳煥先在麻城蠶業學校畢業後,就在黨的領導下搞農民運動。一些被清算的土豪劣紳,對他恨之入骨。有一天,惡霸方曉亭帶著地方民團,殺害了他父親、哥哥、嫂子、弟弟等六口人。他回到家裏,看見母親和一個弟弟伏在六位親人的遺體旁,哭得死去活來,悲痛憤恨,強烈的複仇火焰在他胸中燃燒起來。第二天,他就組織農會的骨幹分子,在他家門前架起二十盤鐵匠爐,連夜趕製魚叉、大刀、梭標。他們奇襲民團,打鹽卡和鄉公所。農民武裝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一百九十人發展到三千多人。為配合北伐戰爭,他們向封建地主和一切反動勢力進行了猛烈衝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革命,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實行血腥大屠殺。頓時,全國烏雲密布,革命暫時轉入低潮。在蔣介石公開叛變前夕,吳煥先就對蔣介石的反動本質有所認識。他在四角曹門召開的一次農協會員會上,曾揭露蔣介石要殺工農的反動陰謀,要求大家團結起來,提高警惕,準備打退敵人的進攻。4月中旬,為了防備蔣介石叛變後各地地主武裝的反撲,根據省委關於允許成立脫產的農民自衛武裝的指示和反擊反動地主武裝進攻的迫切需要,箭河三堂紅學從學員中挑選一百多人,組成常備農民自衛軍,吳煥先任總指揮,石生才任副總指揮。這支農民武裝後來成為紅四方麵軍最早的基礎之一。蔣介石叛變革命後,箭河的農民和學生在程灣召開了反蔣大會。吳煥先主持大會,農民和學生代表都在大會上發言,一致表示要打倒蔣介石新軍閥。會後,吳煥先在普濟寺主持成立了箭河地區防務委員會。
5月初,光山縣柴山保大地主陳日輝率反動紅槍會數千人向箭河進犯。他們沿途搶劫,無惡不作。箭河三千餘名農民赤衛隊員由吳煥先、石生才率領,在由麻城來箭河的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三百名學生軍和湖北省國民革命政府警衛營的援助下,分五路向侵犯箭河的地主武裝反擊。在木城寨至道士山一線,與敵激戰七天七夜,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取得了木城寨反擊戰的勝利。
汪精衛集團於7月15日叛變革命後,革命鬧得非常熾熱的黃安,成了敵人“清剿”、血洗的重點,全縣被通緝的共產黨員就有九十二人之多。這時,陳獨秀“停止六個月,不準活動”的右傾投降指示也傳到了箭河。吳煥先堅決抵製。他認為“農協還是要辦”,“不打不能安身”,表示了要依靠廣大農民堅持武裝鬥爭的決心,成為大革命失敗後在鄂豫邊領導人民堅持鬥爭的核心領導成員之一。他和吳先籌一起以大刀、長矛等武器,把農民武裝起來。箭河處處洋溢著革命激情,人們都在興高采烈地議論著暴動,議論推翻反動政權的大事。11月13日,聲勢浩大的黃麻起義開始了。吳煥先率領箭河赤衛軍、三堂紅學和農民赤衛隊數千人參加起義。隊伍出發前,他作了戰鬥動員,要求大家服從指揮,英勇作戰。吳煥先率領的農民武裝是攻城的主力,承擔攻打北門的任務,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一舉攻破北門,起義隊伍象潮水般地向城裏湧去,自衛軍戰士站在城牆上大聲呼喊著:“我們是農民起義軍,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殺貪官,誅汙吏,打倒土豪劣紳,實行土地革命!”一呼百應,成千上萬的農民弟兄也跟著呼喊起來。吳煥先率領部隊攻入北門後直搗縣衙,活捉了偽縣長賀守忠和許多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打開監獄釋放了被捕群眾。14日早晨,戰鬥勝利結束,古老的黃安城獲得了新生,紅旗高高飄揚,人們歡欣鼓舞。18日,成立了黃安工農革命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
經過反複的鬥爭,到1932年初,鄂豫皖邊區的革命政權和紅軍大大發展起來了。1932年10月張國燾帶著紅軍主力越過平漢路向西去了。敵人集中十五個師的兵力對邊區反複“清剿”。在這嚴重的形勢下,擔任鄂東北遊擊司令的吳煥先勇敢地站出來,找到省委書記沈澤民、鄭位三等,建議迅速把分散的紅軍、遊擊隊集中起來打擊敵人。省委接受了吳煥先意見,作出了創建紅二十五軍的決定,任命吳煥先為軍長,王平章為政委,徐海東為副軍長兼七十四師師長。在很短時間內,吳煥先等人就把軍部、兩個師、五個團、兩個特務營建立起來。接著吳煥先指揮部隊同敵人作戰,三戰三捷。根據地人民群眾和全軍指戰員戰勝強敵的信心大為增強。
1933年4月,紅二十五軍主力發展到一萬三千多人。但是,在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下,當時的省委負責人不顧實際情況,強令紅軍去攻打敵人嚴密設防的據點七裏坪。結果,七裏坪未能攻下,紅二十五軍卻損失過半。1933年冬天,他和紅二十五軍主力,被敵四個團包圍在一座山上。部隊彈藥已盡,隻能用大刀、刺刀和敵人搏鬥。敵人放火燒山。我軍陷入濃煙烈火之中。吳煥先召集指揮員,安排好突圍方向、時間、集合地點。隨後,他率領一個排占領一個高地,掩護部隊突圍。成群的敵人向高地撲來,戰士們同敵人滾打在一起。兩個敵兵抓住吳煥先的大衣領子,喊叫:“繳槍!繳槍!”吳煥先用力一甩,一個敵兵把他身上的錢袋子(分散給個人保存的公款)撕了,白花花的銀元撒落一地,那兩個敵兵便拚命地搶錢。警衛員和幾個戰士都機智地扯開身上的錢袋子,見錢眼紅的敵兵,為搶銀元互相撕打起來了。吳煥先乘機帶領全排戰士突出重圍。吳煥先高興地說,這次突圍的勝利,證明我們每個同誌都是革命的堅定分子,都是革命的火種!有這樣的火種,紅軍就會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