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後記(1 / 1)

2007年2月15日,是聶耳誕辰95周年紀念日,故把近幾年來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的部分論文及相關史料彙編出版,獻給這位早熟的、自學成才的、多才多藝的、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作為紀念。

我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收集、研究聶耳資料,至今近30年了。這些年來,先後出版過5本聶耳的書和1本郵資明信片小本冊。《聶耳之路》是第6本有關聶耳的讀物。取這樣一個書名,一則因書的主要內容是研究聶耳成才和創作道路的,二則也有作者探索聶耳之路的一些艱辛曆程在內。

以30年前相比,玉溪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方麵,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6年,在占地近800畝的聶耳文化廣場和聶耳音樂廣場建成之後,現在,聶耳圖書館和聶耳展覽館已經開工建設。2004年5月25日,雲南聶耳音樂基金會在玉溪成立,這在國內外都引起了人們的觀注。從2005年起,玉溪市政府又把每年7月17日定為“聶耳紀念日”,全市放假3天,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所有這些,對弘揚聶耳精神和打造聶耳文化品牌,對玉溪走向世界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玉溪是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故鄉,黨和政府對繼承和弘揚聶耳的時代精神,曆來都很重視。這次出版本書,中共玉溪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部長張玲同誌給了大力支持。還有楊千成先生也為之寫了難得的美文,使全書大為增色。在此,特向他們表示謝意!

還有玉溪市文聯領導、玉溪地方文化史專家李文彥及新聞界和文化界的朋友們,雲南民族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他們都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真誠的幫助和熱情關懷,在這裏同時表示感謝!歡迎讀者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

作 者

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