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利·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1907)是俄羅斯偉大的化學家,進步的社會活動家與教育家,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化學元素周期律發現者之一。他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他用元素性質周期性的觀點,在1869-1871年寫成《化學原理》一書。1860年發現氣體的臨界溫度。1887年提出溶解水化理論,是近代溶液學說的先驅。他研究氣體與液體的體積同溫度與壓力的關係。1888年他首先提出煤地下氣化的觀點。
門捷列夫的名字和業績是負有世界盛譽的。全世界的化學家在其整個研究工作期間將永遠離不開門捷列夫所發現的周期律。周期律集人類日積月累、不斷豐富的化學知識之大成,無論過去或將來都是化學、物理學、地質學和其他學科的指路明燈。
我們要牢記門捷列夫的格言:“在勞動中可以得到安寧,享樂隻是為了自私,而為別人勞動卻會留下永恒愉快的痕跡。”
門捷列夫的少年時代
1834年2月8日,俄羅斯西伯利亞托博爾斯克市誕生了一個男孩子,名叫德米特利·伊萬諾維奇叫·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的父親依萬·巴甫諾維奇·門捷列夫,在彼得堡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即從事教育工作,1827年起任托博爾斯克中學校長。
門捷列夫的母親瑪麗雅·德米特利耶芙娜·門得列也娃,是一位天資聰穎,極為能幹的婦女,她對於幼子門捷列夫性格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門捷列夫生下來才幾個月,父親就失明了。在莫斯科手術做得還算順利,但他回到托博爾斯克,才知道他擔任的托博爾斯克中學校長的職位已屬他人。他父親隻好離職退休。
可是,家裏人口眾多,養老金數額有限,不敷家用。瑪麗婭·德米特利耶芙娜不得不想辦法增加一些額外收入。她哥哥瓦西裏·柯爾尼裏耶夫在離托博爾斯克30俄裏的阿列姆江卡村開辦一座小玻璃廠。每逢這位廠主到莫斯科辦事,廠裏的業務就弄得一塌糊塗。於是門捷列夫一家搬到了阿列姆江卡來。瑪麗婭·德米特利耶芙娜協助哥哥管理工廠,還安排家人在工廠院子裏的房前房後搞些副業,生活才變得好過一些。
門捷列夫經常偷偷鑽進廠房,去看工人們怎樣熔製和加工玻璃。他很想弄到一根長管子,伸進熔爐,取出一團燒化了的、黏糊糊的東西,吹成一個大玻璃球。他平常總是站在旁邊觀看,有時看得起勁,竟跑到熔爐跟前去。
這時,工人就會趕開孩子,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玻璃製造工地成了這個少年最早接受物理和化學教育的搖籃。
門捷列夫童年時代的最清晰的記憶,是和那些日日夜夜在燃燒著的熔玻璃的爐火有關聯的。跟那些吹玻璃技工的友誼,使童年的門捷列夫發現了他們這一行手藝的竅門。14年以後,他在自己的碩士論文中利用了當時在工廠中所獲得的知識,使製造玻璃的許多方法有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1840年,當孩子們都長大了,瑪麗雅·德米特利耶芙娜就把家搬到托博爾斯克城,因為在這裏孩子們可以上學念書。
1841年,7歲的門捷列夫進了托博爾斯克中學。門捷列夫早在上學的頭幾年就表現了出眾的才能和驚人的記憶力。他對數學、物理學和地理發生了很大的興趣。他討厭拉丁文,雖有父親幫助他補習,但是在拉丁文這門功課上時常隻得兩分。
1849年,門捷列夫中學畢業了,他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在高年級所獲得的成績使他母親感到很高興。在中學裏雖不是高材生,但是,教師們一致認為他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母親焦急地期待著實現自己朝思暮想的願望,讓可愛的兒子受到高等教育。母子二人的最高理想就是盼望能夠到莫斯科大學去接受高等教育,因為那裏有許多著名的俄國科學家在授課。
門捷列夫這時已清醒地認識到:優秀的教師留給學生的良好印象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正如他在論國民教育短評中寫到的那樣:“當回憶中學教師對我的影響時,我經常提到兩位教師:數學、物理教師魯米裏和曆史教師多伯羅霍托夫。我曾向那些自覺而深思熟慮的人打聽過好多次,總聽到他們說,在他們的一生中,也有一位到兩位教師留給他們良好的印象。”
但是最能吸引門捷列夫的還是生動的大自然。門捷列夫終生喜愛大自然。他曾和中學時代的老師彼得·巴甫洛維奇·艾爾紹夫一同作了長途旅行,搜集了一些岩石花卉和昆蟲的標本。
1847年門捷列夫的家庭又發生了兩件不幸的事情,父親和姐姐先後去世了。
1849年,母親帶著兩個孩子乘馬車從托博爾斯克跋涉了數千俄裏的遙遠路程來到莫斯科。門捷列夫滿懷學習熱情來到這裏,但是莫斯科對他非常冷淡,他沒能進大學。因為根據當時莫斯科大學的招生章程,隻招收莫斯科學區內中學的畢業生。
母親在丈夫生前好友、中央師範學院院長的幫助下,使門捷列夫考進了師範學院的數學自然科學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