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在德國西南部的黑森州,有座重要的工業城市,叫達姆斯塔德市。1834年9月30日,近代有機化學的奠基人之一——卡爾·肖萊馬就生在這座城市裏。
美麗的萊茵河與它的支流美茵河流經黑森州,給黑森州帶來了滔滔的水流與秀麗的景色。州內萊茵河畔的不少城市,比如:法蘭克福、卡塞爾、威斯巴登與達姆斯塔德等,都是德國著名的工業城市,盛產鋼鐵、煤炭以及化工產品。達姆斯塔德是當時黑森州的首府,離此地幾十公裏的法蘭克福與路德維希港,是德國最大的兩個化學工業中心。
肖萊馬的父親約翰遜·肖萊馬,是達姆斯塔德城的一位木匠,母親羅斯是一位勤勞而淳樸的家庭婦女。他們兩個人先後生育了9個子女,其中卡爾·肖萊馬是老大,這一大家子的生活都要靠父親的辛勤勞動去維持。由於人口多,所以日子過得很艱苦。父母親都沒有什麼文化,因此他們明白有文化的重要性,平時節衣縮食積攢了一點錢,陸續地送孩子們上學。卡爾在自己家附近的一所小學讀書,小小的他深知父母的心願,他努力地學習、讀書,成績總是在班裏名列前茅。而一放學,他就急急忙忙地趕回家中,幫母親幹家務活,照料弟弟妹妹們,他把白天在學校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編成小故事或笑話,講給弟妹們聽,弟妹們聚精會神地聽連眼也不眨,有時又不禁“咯咯”地大笑。但他的作業早已經在學校做完了。
小學畢業後,12歲的卡爾進入了本城的實科初級中學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更加懂事了,學習也更刻苦了。隻要家裏沒有太多的事,他的時間總是用在了學習上,所以他連年是優等生。在領悟了老師所教內容以後,他常常會想到下一部分的內容,看書看不懂的內容他就去問老師,有些問題的提出,往往會超出他所學的範圍,但老師非常喜歡這個勤學好問的學生,因此卡爾的問題每次都會得到滿意的答案。
在學好各門功課的同時,肖萊馬還非常關心那些學習上吃力的同學。他自己學習成績很好,但從來沒有看不起那些學習上不如他的同學,他常與這些同學在一起學習、遊戲,無論誰遇到了問題,他都會耐心、細致地給予講解。一遍不懂就再講一遍,直到同學的問題完全弄明白為止。學習優秀、對同學無私幫助,使肖萊馬在同學們中間有很高的聲望。老師們也都很喜歡這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四年過去了,肖萊馬16歲時,從初級中學畢業了。
這時,父親認為肖萊馬已經長大了,應該找個工作為家裏分擔一些困難了。
肖萊馬本人很理解父親此時的心情,望著父親那日益蒼老的麵容與逐漸成長的弟妹們,肖萊馬也決定不再上學而去找份工作來補貼家用。老師們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就來到了肖萊馬的家中,與約翰遜進行了交談,他們認為如果此時就讓肖萊馬工作而不繼續學習,那會埋沒肖萊馬的天才,以後的科學界也就會少了一顆明亮的新星,因此,最好還是繼續讓他上學。肖萊馬的母親也是這個意見。在他們的共同勸說下,父親與肖萊馬改變了主意,肖萊馬準備進入高級學校繼續學習。經過認真的考前準備,他考入了本城的高級職業學校。
在職業學校的前兩年半時間裏,肖萊馬進一步學習了語文、數學、曆史與博物學。在最後一個學期裏,他又學習了物理學與化學。在這三年的時間裏,肖萊馬繼續保持他勤學好問的優點,因此他各科的成績都很出色,尤其在物理學與化學兩門學科中,成績都是全班第一。在最後一個學期裏,他迷上了化學,整天泡在學校的化學實驗室裏,沉醉在內容豐富的化學實驗中。
熟能生巧,學期末,肖萊馬在實驗操作上已經表現出了高超的技巧。
肖萊馬生活的達姆斯塔德市,有“化學家搖籃”之稱,比如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李比希(1800—1873)、凱庫勒(1829—1896),都是在這個城市出生,而離此城不遠又有法蘭克福市與路德維希港兩個化學工業中心。因此,無論從曆史傳統與所處環境來看,都會對一個立誌於化學的年輕人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19歲的肖萊馬正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
1853年,肖萊馬從高級職業學校畢業。此時擺在他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深造,學習自己喜歡的化學;另一條就是走入社會,找一份工作以分擔家庭的貧困。經過仔細思考以後,肖萊馬實在不忍心讓已年邁的父母再為自己的學費操心了,所以他想暫時放棄深造的機會,找份工作以糊口,但他又真的舍不得已經深深吸引他的化學。因此,他找到了一個折中的方法,選擇了與化學研究最接近的製藥行業。因為在那時,藥房中的許多藥物都是自行製備的,而在藥品的製備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使用化學製劑與化學設備,為此就需要藥房的工作人員要有相當的化學知識,並要不斷地學習與研究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