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時也是一名中國民間年畫收藏家。從20世紀50年代起,他開始注意收集研究中國民間傳統的版畫。收集題材廣泛,涵蓋範圍遼闊。所選題材有年畫、民俗畫、民間信仰神像、吉祥物圖像以及祭祀用的紙馬紙錢等。收集範圍遍及中國諸大流派的作品,如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縣楊家埠、河南朱仙鎮、四川綿竹、廣東佛山、河北武強、陝西鳳翔以及福建的漳州、泉州等等。凡此名區流派的版畫作品,他都無不力求有得,即使付出多大的代價亦在所不惜。在所集的諸多珍品中,以福建漳州、泉州的作品為最多,也最有特色。對所集的各地版畫,潛心進行揣摩、比較的研究,基本掌握了各流派的藝術特點,並以之作為自己版畫創作的照鑒,用來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他收藏的中國版畫精品,曾多次應邀到海內外各地展出。如1987年春,在菲律賓的亞那拉博物館展出。1987年10月,應南京十竹齋之請參加《十竹齋書畫譜》刊行360周年紀念會展出,並編入《福建年畫專輯》。1991年2月,應台灣圖書館之請,選取福建閩東閩南的木版畫珍品參加展出,並發表《福建年畫淺說》一文,連同展品編入該館出版的《中國年畫藝術特展專輯》畫冊。1992年2月,應菲律賓國立大學暨菲律賓中國藝術中心的邀請,在大學的巴雅示博物館展出收藏的木版年畫,展期一個月,同時還舉辦中國篆印講座,並當場執刀篆刻示範。1994年2月,在香港區域市政局荃灣之棟屋博物館展出收藏的木版年畫珍品,並為該館鑒定民俗版畫和整理原刻雕版、特製傳統顏料及印刷工具。在4個月的展出期間,參觀人數達18萬人次。香港的有線、無線和亞視3家電視台記者還對他進行專訪,請其介紹有關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特點。此外,還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舉行50幅各地區年畫精選展和贈送儀式。
2004年秋,許晴野將他收藏的114幅年畫捐贈給晉江市博物館。這批年畫包括山東濰坊、兗州,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江蘇南通,福建泉州、漳州,香港等清代、民國時期的民間藝術珍品,產地覆蓋麵廣,時代跨度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鄉土氣息濃鬱,有門神、財神、灶王、八仙等神馬像,福祿壽、天妃送子等吉祥畫像,漁樵耕讀等怡情畫像,蝴蝶杯等戲劇畫像,涵蓋了中國年畫主要生產地代表作品以及福建閩南地域特色的年畫,已成為該館的珍藏。2006年春節期間,晉江市舉辦“貼得人間喜氣來”——許晴野捐贈年畫特展;近年來,還先後赴北京、江蘇、黑龍江及廈門等地交流展出。
1994年,許晴野編著、香港區域市政局印行的《中國民間版畫》彩色畫集出版,同時其木版水印信箋十款,由南京十竹齋複印出版。
香港大藏書家、書話家黃俊東在為《中國民間版畫》撰寫的前言中提及:
收在本書中的年畫作品,絕大部分是精選自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風格,尤其可貴的是在外地難得一見的福建年畫。無論桃花塢的,或是楊柳青的、濰縣以及綿竹的年畫,近年來已出版過專集,讀者很容易見到這幾個地區的年畫特色,獨有福建的年畫,過去甚少人去研究和搜集,亦未見有專書的出版。許晴野先生本身是福建泉州人,他是一位藝術家和收藏家,50年代已對民間版畫深感興趣,既用心研究,又常到處搜集,對於福建的年畫更是情有獨鍾,多年來他大力追尋。福建的年畫產地,以泉州、漳州及閩東三地最為有名。泉州是南方有名的古城,素有“海濱鄒魯”之稱,人文薈萃,文化和經濟至為發達。早在唐、宋時代已有阿拉伯人從海路來泉州經商和傳道,至今仍保留了許多文物古跡。泉州在明代天啟、崇禎年間已有門神和年畫的出現,尤其是紙馬和神符,甚為流行。但大量出產的年畫作坊並未建立,純是民間自行以手藝印製小量應市而已。延至清代中期才有幾家出現經營專業化。為了市場,他們延聘徽派的雕版技工,才漸拓展了這門民間版畫的藝術市場。由於泉州常與外地有貿易來往,文化藝術較為發達,又能聘得名師主持工藝,故泉州出品的年畫,不僅種類繁多,並且創出了自己的地方風格,它吸收了北方年畫的粗獷與江南年畫的秀麗風格,融彙而發展出新的韻味,例如用色的大膽,紅的紅到底,其他的配色也很大膽突出。
至於漳州的年畫,也與泉州的不遑多讓,題材多樣化,民間藝術色彩濃厚。有些雕版線條柔美、簡樸、古拙,又善於處理套色技巧,尤以清代舊版的傳說故事最為出色。在用紙方麵十分考究,又以黑紙印了鮮麗的色調年畫,實為別地產品所無者。而年畫的主要產品以門神最多,造型多變,不下數百種之多。此外如灶君、八卦圖、佛祖像、各種人物,尤其是連環圖式的戲劇故事,最為出色,例如《荔枝記》,以人物生動、內容緊湊取勝,自然受歡迎。還有民間故事如孟薑女以及說唐等武打故事都能滿足民間的口味。各種色紙印製的八仙、飛天、四獸、博古圖等,效果奇佳,竟也有現代版畫的情趣,難怪在海外備受讚賞。
許晴野先生曾親自去漳州深入考察,他說過:“漳州的年畫以不同的紙張印出來的有不同的名稱,選玉扣紙印刷的叫‘幼神’,特製萬年紅紙印刷的叫‘粗神’。對用色也很講究。有礦物質的原料,也有酸性的顏料。色調以紅、黃、青、藍、白、粉紅、綠等,底色襯棗紅或朱色。要印‘粗神’的色彩應加些白土,能顯出厚度的質感,黃色的加點海花膠,大桃紅的略加點桃膠,烏煙要混水膠及冰糖,使其有發光的效果。黑色底紙套印彩版,大用金、銀印線條壓色,是年畫中獨一無二的精品。”許先生不但為了瀕臨失傳的漳州木版年畫不遺餘力搶救,盡量搜藏、研究,經多年來不斷的搜集,珍藏各種不同地區年畫,數量相當可觀。這是一份相當寶貴的民間藝術藏品。現在不僅由區域市政局商借主辦年畫展覽,並出版這本《中國民間版畫》集。內容分為五個部分:一、民間諸神。二、戲文及傳說故事類。三、動物。四、民間生活仕女人物。五、紮作裝飾及紙馬、圖案。所選的作品多為首次發表,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