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崇儉倡廉的平庸皇帝——清宣宗道光帝(2)(3 / 3)

地方官中擁有巨萬收入的,並不罕見。出任外官的官員當中,上起督撫,下到州縣,都因循陋俗,收入頗為豐厚。

那些直接關係國計民生的漕運、鹽政、河工衙門更是以權謀私,中飽私囊。如鹽商運鹽,自產地到銷地,必須要給大小官吏贈送禮物,有節禮、壽禮、賀儀、程儀、重支、預支和使費等繁多名目,因而各個官員們收入也自然隨著名目而增多。據熟悉鹽、漕、河務的金安清所見,做了10多年兩淮鹽政的阿克當阿家資巨萬,人送外號阿財神。據說他收藏的書籍字畫值30萬兩銀,珠玉寶玩值二三十萬兩,花瓶食器值幾十萬,衣裝,車馬超過20萬,奴仆數百人,賓客幾十名,每次吃飯應有盡有。鹽稅本為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阿克當阿身為鹽臣,卻假公濟私,私肥自己。上行下效,以鹽務秕政為衣食,溜須拍馬,營私舞弊者為數眾多,很多人的身份是衙門中書役、奴仆、幕友。如一俗稱張大麻子者,原係寒士,50多歲始補通州運判,就因為屢次被任命審理鹽商巨案,縱橫捭合,用10年的時間就積攢了上百萬。當時揚州園林素有甲天下之譽,而揚州園林最為華麗縝密者,即是張大麻子發跡後所購之宅。他的花園占地幾十畝,裏邊有三層樓,可以俯瞰大江,想要賞梅、荷、桂、菊都各有去處。唱戲之舞台建築結構猶如皇家。另外還有30多間套房,曲折蜿蜒,金碧輝煌猶如迷宮一般。雞鴨魚肉供應也無所不有。張大麻子在園中藏美姬12人,安寢之處床都相通,晚上還在這兒睡,第二天清晨就已經在別處了,豪侈淫縱,以至於此。

政務廢弛和道德淪喪

嘉道朝各級政府機構臃腫,辦事拖拉推諉,蒙混成風,官員們隻知道敷衍了事,因循守舊,根本不把政務放在心上。當時眾官員開會,隻有一兩個人主持,剩下的人就坐在那兒應承著。衙中官吏,或空發宏議,或與名流唱和,或終日奔走應酬不暇,或衣帽鮮豔出入於茶館戲院,因此有“小官大做,熱官冷做,俗官雅做,閑官忙做,男官女做”之謠。

道光帝亦曾指責“官員相護的惡習,積垢難除”、“因循守舊,得過且過,屍位素餐,明哲保身”的現象。

各級地方政府政務廢弛,比京師更為嚴重。道光朝曾署兩江總督的梁章钜說:“這些天來,有人作了一首十字令:一是紅,二是圓融,三是路路通,四是認認古董,五是不怕大虧空,六是用棋馬釣中中,七是梨園子弟能勤奉,八是衣服整齊,言語從容,九是主恩憲德,滿口常稱頌,十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無謂的應酬成為地方官的第一要務,而各級衙門卻百務廢弛,訟案山積。如四川慶符縣關押一名無罪犯人長達35年之久,縣令不聞不問,聽任差役賄供,道光帝得悉此事,驚歎地說:“竟有此事發生!我估計別的省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些官吏不以政務為重,不但眾人聚在一起不談種田植桑,甚至連封建政治的所謂“教化”也不以為意,就連口頭上也不再提及了。營私舞弊,得過且過,貪圖享樂,不僅使傳統道德敗壞,還誘使他們中的某些人以官經商。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廣東幾乎無官不賈,官吏依仗權勢,放高利貸經商的人中,民間的人占3/10,而官方的人占7/10,至道光朝,官員比清初則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福建汀漳地區有一陋規,郡裏妓女院賭場名聲聞於全省,都是受衙門保護的。衙門每月收取300元的保護費,並且他們的家人也能得到十幾元、幾十元的好處,這真正是地方陋習。衙署差役坐地分贓,其長官操守可知。地方官員營私舞弊,廣泛從商,使封建道統和封建規範遭到破壞,而人人私欲膨脹,一心隻向錢看。在造成道德淪喪的同時,更加速了社會風氣的敗壞。

八旗兵和綠營兵的衰微

徒有虛名的八旗兵

清朝兵製的狀況,集中地體現了清王朝在政治上的衰敗。清朝統治者所以能入主中原,與八旗製的優越大有關係。八旗軍入關以後開始腐化,到了乾隆年間時更是不可收拾。嘉慶帝論及此事,曾在上諭中指出:“我朝初期時,八旗軍精銳驍勇,所向披靡,兵士們作戰時也是奮勇爭先,勇往無敵。而如今的八旗軍,衰落得連綠營都比不上了,以致於沒有人願意再帶他們。”的確,這時的八旗兵已成為徒有其名、不能打仗的老爺兵了。

八旗將領多是皇親國戚或勳臣後裔,作為軍事貴族,他們是和清朝朝廷榮辱與共的。

可是,嘉慶時期的川楚軍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八旗將領虛報功級,侵吞軍餉,索取賄賂,花天酒地。有個將領剛到軍隊時,居然一次收受某地方官珍珠三斛,蜀錦一萬匹,以及許多其他物品。前線將領發國難財,京師八旗貴族亦羨慕眼紅。嘉慶帝親政之初,曾痛斥前線將領玩寇養患的惡劣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