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九十四章 去也(全結局)(3 / 3)

洪成暫時出任觀風使,職位掛在戶部,已經躬耕江南數年,潛心鑽研新稻種的改良普及。

湯柏做到工部尚書,花源以太子詹事加千牛衛大將軍鎮守神都,韓清還在桑幹河邊當他的大汗,江慶、陳森等人作為新編十六衛、禁軍等高級軍官的有力補充,調回神都職守。

還有鄭新、吳衛、趙大成那些人,大多各自領軍,都成了一方大將。

當然了,至於胡效庭的命運,他在戰後被大軍捉住,囚禁在神都整整五年,然後在正朔四年,也就是去年冬天放回了保海縣,隻是此生再也無法走路了。

另外,正朔是新君的年號……

那年大戰之後,豐慶帝已在寢宮中毒而死,大夥兒抓著陳州王卻犯了難——如今皇帝駕崩了,難道要把這獨苗兒的皇子也殺了?

誰知不久之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千牛衛,拿出了先帝的傳位詔書——一隻錦囊。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廢陳州王,傳位武孝宜……

所以,“正朔”這個年號的主人,就是武孝宜。

說罷了這些,泉三周也將他們送到了關口,陸鴻連聲“留步”,這才將他留了下來。

夫妻二人騎著兩匹馬,帶著兩個娃,出了關,見到了早已在關外等待著他們的人馬——那是陳三流和胡小五他們,帶著陸鴻當年的一些侍衛;還有香姑娘帶著李嫣的親兵,其實也就二十多人,大夥兒牽著馬聚在路邊,嘻嘻哈哈的,正不知聊些什麼。

陸鴻轉頭望著愈來愈遠的關口,大周的旗幟迎風飄蕩,慢慢變成一個模糊的卷影,忽然歎道:“咱們得換地方啦……奚人倒是熱情,不過這邊待得太久了,應當再往北或者向西去走走……”

李嫣察言觀色,便知他所謂“走走”的意思是假,逃避是真。今日給泉三周發現了行藏,明天就會傳遍整個遼東,不出幾日便會傳入京城,到時候為了找他,奚人這小片地方,估計要被翻個底兒朝天!

她看著陸鴻微帶惆悵的神色,蹙起雙眉,不安地問:“非得走嗎?恐怕未必有這麼嚴重罷?”

陸鴻搖了搖頭,道:“不走不成……當年我點火燒掉自己的大纛作為號令時,就已經決定要走了,否則我完全可以用別的代替。所以我進城之後就墜馬,其實是給自己留條隨時可以走人的後路。”他頓了頓,說道:“如果是先帝繼續做皇帝,我或許不用走;如果是太子或者陳州王繼位,我也不必急著走。但是武孝宜繼位,我就必須得走——他太弱了,而我打敗薑炎,殺回神都之時,名望、功績都在巔峰,有我在,他這個皇帝做不穩,也做不安。泉三周不是說嗎,當年力挽狂瀾的八千支火擊器都被他下令入庫,用與不用至今還在爭論,可見他不是個敢用、善用利器的雄主。”

這個“利器”,指的是火擊器,也指陸鴻自己。

李嫣奇道:“那你覺得,他即便知道了你的行蹤,又真的會找你嗎?”

陸鴻篤定地道:“他肯定會找。武孝宜是個愛名聲的人,我立了功,不找我回去享受榮華富貴說不過去,即便找到我之後,大家都不好過,他也會硬著頭皮找。”

李嫣想了想,發現武孝宜還真是這種人,說白了,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如果他真把陸鴻找了回去,那玩笑就開得大了——一個弱勢皇帝,身邊站著一個超然於親王、三公之上,集諸權於一身,朝廷上上下下都是其羽翼,可以自由開府、招募官屬的天策上將,恐怕半夜驚怖都是常有之事……

陸鴻灑然一笑,拉過李嫣的手,道:“不管他了,我們先到新羅瞧瞧金仁汶,然後坐船去日本走走,怎樣?”

李嫣喜道:“也好,總比這塞外要好一些!”

兩人相視而笑,陸鴻朝嬉笑不止的陳三流等人一招手,呼道:“啟程,望東去也!”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