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鏡被暖融融的太陽照拂著,感覺四肢百骸都透著困倦——春困秋乏夏打盹,他正處在困和打盹的季節交替之時。
這時突然一聲令哨響起,使得他本能地一個激靈,身體像杆標槍一樣嗖然站立了起來,伸手抄起頭盔、橫刀便向令哨響處奔去。
就在昨天晚上最後一輪攻城過後,他已經被馬大將軍從一個小小的什長,提拔成了這個突擊營的校尉
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本事最大、功勞最高,而是因為職分高過他的軍官,都已經戰死了。
令哨從短促的連續吹響,變成了一聲長長的拖音,張如鏡在最後一聲令哨吹完之前,出現在了議事廳前。
議事廳就在花府之內,他是唯一一個需要參與會議,卻不在花府的大院之中辦公、休息的人。
馬威坐在議事廳的上首,他抬眼掃了一圈,見所有該來的軍官都已到期,微感滿意地點點頭,用他那宏亮的嗓音說道:“今晚總攻——床弩、投石機二番壓製之後,全軍攻打皇城南牆!”他說到此處,看了站在末尾的張如鏡一眼,“重點進攻,左掖門——突擊營務必在大軍第三次攀城總攻時,拿下城門。否則,軍法處置!”
大軍約定前兩次攀城為佯攻,目的是將守軍的防守重心轉移到端門方麵,第三次才是正式的進攻。
張如鏡向前站了一步,昂著腦袋大聲道:“遵命!”
馬威再次掃了一眼全場,嚴肅而堅定地說道:“今晚五軍集結,拿下宮城,在所不惜!”
眾人俱各吃了一驚,四周一瞧,才發現這次到場的果然不僅是左武衛的軍官,還有左右監門衛和左右領軍衛的十幾名將軍、校尉。
還沒等大夥兒全然消化這件事情,馬威便又說道:“還有,今天不是本將指揮,到時候花將軍親自指揮全軍攻城!”
這一句話頓時將議事廳炸開了鍋,不是說花將軍遇刺身亡了?
他們的驚訝之中,還帶著些許的欣慰與興奮,同時又帶著一絲不解:為何一定要今晚攻下城池?如果攻不下,又該怎麼辦?
馬威沒有留下來回答問題的閑心,說完最後一句話,他便徑直起身離開。
他要去見一個人,花源。
花源確實在李嗣原行刺的那天受了傷,不過並不是傳言那種隨時可能喪命的重傷——饒是如此,他的左臂的臂骨,也被李嗣原用一條拴馬的麻繩給鞭斷了……
他之所以躲到現在才敢露麵,那是因為他根本不敢出現——因為那個刺客也並沒有像傳言之中那樣,被人亂棍打死,而是在一刺不成之後,便迅速元遁。
花源之所以始終躲躲藏藏,並不是因為怕死,而是自己一死,那麼左右監門衛,左右領軍衛四軍,就成一盤散沙!
其實他倒想一直躲藏下去,可是天不遂人願,他在今天早晨,收到了城外的來信:“今晚我與薑炎決戰,生死難料,務在今晚放手一搏,攻下內城!”
信是陸鴻的手筆,所以花源甚至沒有半分考慮,他就將原本用來預備城外敵軍攻打郭城,而留守在城牆、城門邊上的左右監門衛,都命令暫時放棄郭城,竭盡全力向內城攻打……
陸鴻在河陽橋邊決戰,若勝倒也罷了,若是打輸,以後郭城必然是內外夾擊的局麵。
所以陸鴻給花源提議,讓他今晚防備盡撤,全力進攻說不定能畢其功於一役,也是一場關乎江山,關乎天下的豪賭!
開元元年的四月十二,它的夜晚似乎是全年,或者說全曆史最長的一個黑夜。
戌時三刻,當皇城之上的守軍還在納悶,郭城裏的人為何還沒進攻的時候,驟然間一聲炮響,五軍十萬人,好像黑夜之中的幽靈,鋪天蓋地一般,從黑暗之中奔跑而來,轉眼間就發動了兩次十分有威脅的攻擊!
遠望著那些士兵,一個個好似螞蟻一般,艱難地向城牆上攀登,並且在敵軍弓弩和長矛麵前,一個接一個的呼喊著,從六丈高的城頭向下墜落。
城外大軍的進攻,再次受到了阻隔,但是剛剛等大家退回本陣,攻城陣中,再度想起了進宮的號角!
不過這次的命令與前兩次十分不同,前麵兩次進攻,就好像潮水拍岸,看上去波瀾壯闊,其實並沒有甚麼實際的效用;但是這一次,他們就好像一輛鋼鐵般的戰車,卷著滾滾洪流,向皇城碾壓而去……
與此同時,河陽橋邊,月黑風高,陸鴻作為先頭部隊,已經準備好了第一次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