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2 / 2)

所以在他真正有所頭緒之前,他不希望湯柏他們想得太多。

況且,這一次湯柏回不了神都,他要將其留在建鄴城中,鎮守江南。

其實不隻是湯柏,還有劉禎這位戶部侍郎,也正好被陸鴻留下來,專業對口掌管江南的戶籍、田畝問題。洪成也正好給他充當副手。

至於杜預,他卻不打算留在江南。

按察使畢竟還有按察使的工作,杜預便繼續南下或西行,打著按察使的旗號至各道繼續巡視。

在離開建鄴城之前,陸鴻找到了顧綜,好生交代了一番,並且與張鎰說好,必要的時候,會讓顧綜請他老人家出山扛鼎。

至於謝家莊那邊,他還是決定派遣陳三流,專門帶兵駐防句容,隻要謝家莊稍有異動,即刻出兵圍剿!

因為自打聽說,那謀害皇帝和太子的司膳,正出自陳郡謝氏之後,陸鴻便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謝家莊一定還有更大的秘密……

……

……

三月中旬的神都,已經不再是陸鴻離開之時的那個神都。

物是人非事事休。

不單是人,也不僅僅是因為氣候的變遷,而發生改變的天地風貌……

陸鴻至今尚且不曾見過三月的神都,但是他聽吳衛說過,說過桃李園案之前,那三月的神都、三月的天街。

桃李芬芳、牡丹爭豔……

可是今日,雖然整個神都陽光明媚,春色如常;雖然天街上牡丹依舊,野草野花不輸其芳。

但是,整個洛陽城,仿佛都給人以一種詭異的、讓人無法描述的變化。

陸鴻等一行人走進定鼎門,漫步在天街上時,耳邊總是若有如無、時遠時近地傳來聲聲新奇的童謠:“東邊姥姥山,姥姥一隻耳;鴻鵠振奮起,孝悌總相宜;若問山中誰,姥姥擲笑杯……”

陸鴻在天街上走著,聽著耳邊斷斷續續的童謠,臉色卻愈發難看起來。

這幾句童謠看似隱隱然若有深意,其實意思十分明白,也十分惡毒:頭一句“東邊姥姥山,姥姥一隻耳”,是個耳東陳,陳州王的陳;“鴻鵠振奮起”,有陸鴻的“鴻”字,也隱含著陸鴻青雲直上之意;“孝悌總相宜”前後字正好是“孝宜”二字,顯然便是指的武孝宜!

這些不論是明說還是暗指,都還不算緊要,隻有最後一句,“若問山中誰,姥姥擲笑杯”,才是字字誅心之語。

所謂“擲笑杯”,那是民間一種十分簡便而廣為流傳的一種占卜方式,即使用兩枚一麵平坦、一麵突起的筊杯投擲占卜,凸麵為陰,平麵為陽,俗稱“擲杯筊”。

兩枚筊杯擲出,若是一陰一陽,則是“聖杯”,即天意認同、此事順遂之意;反之則是兩凸麵的“陰杯”,代表行事不順。

但是如果兩麵皆為平麵,便表示天意不明、尚未決斷,這種即稱為“擲笑杯”。

所以最後一句話的意思,顯然就是:到底誰在山上(誰能上山),天意尚且不明……

這童謠的意思,顯然就是在影射,日後天下的歸屬,便在陳州王、陸鴻、武孝宜三人之中罷了……

李嫣皺著眉頭,反複聽過幾遍之後,忽然向陸鴻笑道:“這是針對你的哦!”

陸鴻無奈苦笑,李嫣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事實上,他也想到了這一層,不論是陳州王還是武孝宜,都已經擺明了爭奪天下之誌,所以即便千口萬口來言說,也根本不當個事兒。

但是這童謠之中偏偏將陸鴻與這兩位相提並論,那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陸鴻心中亂糟糟地也沒個頭緒,他打消了直接進政事堂找曹梓、崔景芝的念頭,向侍衛們下令道:“回陸府。”

修業坊還是老樣子,陸府也沒有甚麼變化。隻不過,當陸鴻等一行人走到修業坊時,從他們身邊經過的鄰居、路人,都紛紛向陸鴻投來複雜難名的目光。

除此之外,不知是出於恐懼,還是敬畏,但凡他的隊伍靠近,那些人們好一點的悄悄退至路邊避讓,誇張的甚至低聲驚呼、一哄而散!

陸鴻越看越摸不著頭腦,而且原來越覺得事有蹊蹺。同時,他心中的怒火,也好像點燃了烈酒一般,騰地燃燒起來!

他感覺自己此行,恐怕不會像他心中以為的那般順利,他在神都的出現,也未必能夠如願將那未知的變故彈壓下來。

他甚至感覺到,神都的變化,已經遠遠超脫了他的掌握……

他這個陸帥、陸相,還有足夠的能力應付眼前的危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