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1 / 2)

修業坊的陸府很平靜,但是也很忙碌。

陸鴻敏銳地察覺到了神都異常的氛圍,天空似乎正被一團陰雲籠罩著,不辨天日……

就在這讓人焦慮的氛圍當中,陸鴻別無他法,隻得讓莫管家開了巷門,到柳條巷對麵的韋家,找他的連襟苗管家打聽打聽,最近神都是否出了甚麼了不得的大事。

莫管家自然滿口子答應,十分麻利地開了巷門去了。

可是還沒等莫管家回頭,張衝便急匆匆地從大門外趕了回來,而且神色之間頗有些迷茫和慍怒的神色。

他是受陸鴻的命令,到街市上去打聽消息的。

陸鴻見他這般神情,知道這番打聽不會有甚麼好的結果。他的心中便升起一股十分不祥的預感……

好在張衝並沒有直接說是壞消息,而是有些拿不準地道:“大人,坊間都亂得很,但是誰也說不清個所以然來,大夥兒都像沒頭蒼蠅似的。”

陸鴻知道這個所謂的“大夥兒”,指的是誰。

無非就是與官家有著密切聯係的人們,比如官家的家眷、下人、商販,還有一些“編外吏部尚書”、“業餘新聞記者”等等。

但是這些人盡管緊張、惶恐,可是一個個都說不出個因由來,那就隻有一個解釋: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影響,上麵那些知曉變故的大人物們,雖然都忍不住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情緒,但都十分默契地守口如瓶。

可這些大人物們雖然半個字的口風也沒透露,但是他們的心緒不寧、焦躁不安,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身邊的人,也就影響到了整個神都的“心情”。

陸鴻已經幾乎可以確定,這其中必然發生了極大的變故,而這變故的根源,一定來自於洛陽城西北麵的那座大周皇宮!

而且這種變故發生的時間,必然是在按察使離京之後。

因為陸鴻相信,不管發生了任何的事情,湯柏也不會對他隱瞞,甚至令他陷入了一個可能會有危險的境地……

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突然外麵橐橐靴聲響起,張衝很警覺地中斷了彙報,悄悄退到一旁。

這時門口人影一晃,小王正帶著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走了進來。

陸鴻但覺那人麵孔有些眼熟,卻想不起在哪見過。

就在他納悶之間,那人進門便行了個大禮,口中恭恭敬敬,卻有意無意壓低了嗓音地道:“晚輩花正元,拜見宜爺爺!”

陸鴻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此人是積善坊花家的“後生”,他來去花家多次,約莫是在人群中見過此人幾眼,聽他自己的稱呼,應當是花家的第四代子弟,比花源晚一輩,更加是自己的“孫子輩”了……

他雖然身份確實沒錯,在花家之中輩分極高,但也不敢托大,拱手回了個半禮,伸手虛扶了一把,說道:“起來說話。”

誰知那花正元紋絲不動,仍舊跪在地上,情緒急迫,辭句卻十分和緩地道:“不敢勞駕——太爺爺命晚輩趕來,給宜爺爺帶三句話,請宜爺爺在意了!”

“哦?”陸鴻一聽是花老太爺帶話,連忙正襟危坐,道:“快請說。”

花正元道:“第一句:神都有變;第二句:花家已然盡力;第三句:速速離開神都,回到江南或安東。”

說完這三句話,花正元便叩了個頭,站起身道:“宜爺爺,請及早脫身。積善坊上有人看守,正元好不容易偷出來稟報,如今要回去了!”他又行了個禮,並且同張衝、王正拱手示意,便毅然決然地轉身離去。

而此時的陸鴻,卻把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花老太爺帶來的第一句很好理解,他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

第二句本來不好懂,但是與花正元最後兩句話印證之後,也就不難懂了——聽花正元的意思,積善坊花家如今已經被人看守、監視,甚至看押著,花家必然在這場變故之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最後卻不幸失敗,就連通風報信也十分不易……

看來事情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許多!

陸鴻望著花正元漸漸消失的背影,一顆心徹底沉了下來。

沒過一會兒,莫管家便轉了回來,原本有些黝黑的臉色,也顯得頗為沉重。

他進門便向陸鴻稟報了此去的經過——他的連襟、韋家的官家老苗,在柳條巷與他相見。兩人匆匆交流了一番,可是苗管家除了語焉不詳、神情閃爍之外,並沒有說出幾句有用的消息。

因此莫管家的判斷是:韋家人也向大直巷外麵的那些“無聊之人”一樣,對他們陸府不怎麼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