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2 / 2)

其實杜預所說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因為南唐北周本是一家,因此兩朝分家之後,便留下了許多“曆史遺留問題”。比如家中本來在北方的,因為生意或者做官,而舉族遷到了南方。

可隨著戰事一起,再想回到北方便由不得他們了,隻好頂著故鄉的氏族名頭,在客地紮下了根。

像句容謝家莊的謝氏,便是如此。

這一支謝氏,全稱就叫“陳郡謝氏”,這裏的“陳郡”,指的就是李安的封地,陳州!

正在陸鴻聯想的時候,卻聽杜預說道:“那位司膳,姓謝,就出身與句容的謝家莊!”

盡管陸鴻對此早有準備,但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還是感到一陣晴天霹靂。

這麼一來,這一樁原本很單純的皇子弑兄弑父、謀朝篡位的老劇本,突然間便風雲突變,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懸疑大戲!它的詭譎之處,叫人根本意想不到,更加分辨不清!

這一件事接連牽扯到皇帝、太子、臨泉王、陳州王,再加上那司膳陳郡謝氏的身份,憑借謝皇後與李嗣原的淵源,誰又能保證此事與李嗣原無關?

至少一定與南唐有關!

“不對啊!”陸鴻疑惑地叫道,他忽然從這件事情當中,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破綻:“既然聖君與太子都吃過了那頓飯,怎麼聖君昏厥一次,而太子則接連昏厥三次,甚至性命不保?”

杜預頓時有些愁眉苦臉,深深思索著道:“這就是整件事最難以解釋的地方——據說聖君昏厥之後,臨泉王當即進貢了一盅安西蜜棗湯。”

這盅湯,聖君自然是喝了的,正因為他對自己的兒子深信不疑,所以才因為這蜜棗湯解了毒性?

那麼謝司膳既然投奔了臨泉王,自然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此人毒害皇帝,臨泉王自然也逃不了幹係。

可是這臨泉王為甚麼一邊要殺父、殺兄,另一方麵,卻又要解救豐慶帝呢?

這果然十分難以解釋……

他們的談話一直到日頭偏西,說罷了宮闈之事,便又請了劉禎與湯柏進來。按照流程,將江南兩道的情況,對三位按察使作了詳細的彙報。

期間顧綜這個大管家也被傳訊趕到,並且代替陸鴻回答了好幾個比較切實詳盡的數據。

同時陸鴻也從顧綜那裏了解到:在芙蓉娘娘廟內哭喊冤情的謝家婦女們,已經被顧綜的一堂公審給解決了……

談罷了“正事”,經略署的人送來張鎰的請帖,說要邀請洪成以及三位按察使,一並到張府接風會宴。

陸鴻對此事自然是無可無不可,先替杜預等人答應了下來。

隨後無事,杜預等人通通在顧綜的指引下,前往張府參加了棟梁張鎰的接風宴,陸鴻則與李嫣,在經略署的後院,整理起了他們隨身的包裹物件。

兩人忙了半晌,不約而同地聽了手中的活計,便在屋外回廊的美人靠上,坐下來歇歇氣兒,氣氛一時便陷入了沉默。

李嫣忽然問道:“今天按察使說了太子的事,你有沒有問,外公是甚麼態度?”

陸鴻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說道:“問了,老杜說外公沒有表態。”

其實當今局勢雖亂,有許多問題都找不到答案,但是最讓人值得琢磨的,就是曹梓的態度。

在他這樣的位置上,對於東宮太子的廢立,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看法,也不允許他三緘其口、明哲保身。

但是曹梓偏偏就沒有態度!

“那外公到底是甚麼意思?”李嫣眨巴著眼睛,有些不解地問道。

陸鴻笑了笑,聳聳肩膀,說道:“假如太子安然無恙,那麼最後皇位會傳給誰?”

李嫣不假思索地道:“當然是太子了!”

陸鴻問道:“自然是太子,但是外公不會在這上麵發表任何意見,對不對?”

李嫣還是不大明白,說道:“外公當然不會發表意見,別人也不會——因為這是順理成章的啊,何必多此一舉,再發議論?”

陸鴻一拍手掌,說道:“照啊,順理成章的事情,本來就不需要多此一舉!外公之所以不表態,是因為他覺得毫無必要——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照常例來選,總是不會錯的!”

李嫣仿佛明白了一些,卻又不全然明白,她問:“那麼按照常例,到底應該選誰呢?”

陸鴻道:“父死子繼啊,太子若是遭遇不幸,自然是太子的兒子來做皇太孫!咱們的太子沒有兒子,但是他有女兒……”

李嫣但覺得他這通歪理似乎不怎麼有說服力,但是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反駁。

就在她想抬出陳州王的時候,卻聽陸鴻又道:“至於陳州王嘛,哼,我不同意他進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