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病因後,陳婆婆接受了手術治療,把腫瘤切除了,嗅覺也逐漸恢複了正常。但接下來很長的時間,陳婆婆都要定期到醫院檢查,預防腫瘤複發。
腦部的腫瘤很多時候都會壓迫腦部的神經或血管,從而對人體產生各種影響,有的會影響視覺,有的會影響聽覺,也有的會影響嗅覺。因此當我們出現一些感覺上的異常,而感覺的器官卻沒有出現病變時,就很可能是腦神經出現了問題。這時如果還伴有持續性的頭痛、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的情況,就更要注意了。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對照以下幾點,就可以做腦腫瘤的自我排查。
1.出現視力減退、嗅覺減退、聽力減退等感覺異常情況。
2.清晨經常頭痛。
3.偶爾出現噴射狀的莫名嘔吐。
4.有過度興奮、莫名抑鬱、煩躁等精神異常情況。
5.出現一側眼球向前突出、眼瞼很難閉合的情況。
6.出現單側耳聾、耳鳴,但無外傷或中耳炎病史。
7.出現半身不遂、半身無力或偏癱、肢體失調。
8.突然出現肢端肥大。
9.家族中有人曾患過腦腫瘤。
掛號科別:耳鼻喉科、神經外科、頭頸外科
治療與保健:治療腦瘤,一般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治療可明顯減輕患者症狀。術後患者不要服用過於滋補的食物,以免引起血液黏稠,令顱內壓升高。
66.腫塊會跳要警惕,也許是動脈瘤
征兆:腹部出現會跳動的腫塊,腹痛,疼痛常常放射至背部。
大病:腹部主動脈瘤。
致病習慣:①有家族遺傳史。②平時飲食營養過剩。③肥胖、有“三高”病史。
腹痛常讓人想到腸胃方麵的疾病,但有一種腹痛卻可能無關腸胃病,而是腹部主動脈瘤的先兆。
董先生50多歲時曾經檢查出有慢性胃炎,時不時都有胃痛、胃脹的情況。後來經過中藥調理,他胃痛的毛病已經好了很多。但自從去年開始,董先生覺得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好像比以前加重了,痛的時候連背部都有牽連。
兩個月前,他在洗澡時摸到左腹部有一個腫塊,好像還會跳動。這一下,董先生感到害怕了,就向以前給他看過病的消化科醫生谘詢。醫生給他檢查之後,建議他最好做一次腹部CT檢查。檢查結果發現,董先生的腹腔內長了一個主動脈瘤。
董先生想不明白,自己不是胃痛嗎,怎麼變成了腫瘤?醫生對他說,腹部主動脈瘤和他的腸胃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和他的動脈粥樣硬化就有關係了。原來董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但因為症狀不明顯,所以他也沒放在心上。結果因為長期的高血壓導致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粥樣斑塊侵蝕主動脈壁,破壞了血管中層,使主動脈的血供出現了異常,血流衝擊血管中層,使得血管某部分積血、膨出,形成一個動脈瘤。
像我們前麵講過的很多腫瘤病一樣,腹部主動脈瘤在生長期間,也會壓迫到腹腔內的其他器官和神經,使患者出現持續的腹部疼痛,這種疼痛往往會放射到背部。如果疼痛劇烈,並且向背部、骨盆、下腹部等地方擴展,都是腹部主動脈瘤破裂的征兆。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往往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可以說是一個長在人體內的“定時炸彈”。得了主動脈瘤,患者一定要動手術。
主動脈瘤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男性患者大大多於女性患者,有高血壓史、家族遺傳史或者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主動脈瘤。由於主動脈瘤是血管方麵的疾病,所以平時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過多,會使脂質沉積在動脈壁內,使血管變窄、硬化,增加患病的風險。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該多留意身體的變化,及時發現大病的先兆。主動脈瘤如果處於胸腔,往往會出現麵部、頸部和肩部靜脈怒張的情形和咳嗽、氣急、吞咽困難、聲嘶等症狀。胸主動脈瘤常會引起胸腔疼痛,疼痛突然加劇時就可能是主動脈瘤破裂。腹部主動脈瘤早期症狀不明顯,腹部有搏動性腫塊是比較明顯的征兆。同時腹部主動脈瘤會引起持續性的腹痛,但無嘔吐、腹瀉等腸胃炎常見的症狀,我們可以據此把腹部主動脈瘤和消化係統常見病區別開來。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如果患有腹部主動脈瘤,平躺時很容易就能在肚臍至下腹之間摸到搏動性的腫塊;胸主動脈瘤的搏動性腫塊比較難摸到,但部分患者可以看見前胸或背部突出的搏動性腫塊。當患者在胸腔、腹腔觸及搏動性腫塊,並有持續的腹痛、胸痛及其他症狀時,應盡快去醫院檢查;疼痛突然加劇時,更應該盡快送醫院,爭取充足的救治時間。
掛號科別:血管外科
治療與保健:主動脈瘤一般采取手術治療,但手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患者年齡較大,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則會令手術風險增大。
67.得了骨腫瘤,後背被壓成一張“弓”
征兆:肩膀一高一低,脊柱長期側彎,伴有咳嗽、瘦弱、不明原因發熱。
大病:骨腫瘤。
致病因素:①受過放射性輻射。②青少年時期受過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