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降血壓藥膳與偏方大全(3)(3 / 3)

用料:桑葉20克、桑枝20克,茺蔚子15克。

製用法:將上列藥物加入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腳後溫洗雙腳,每日1次,發作時每日2次,1劑可用2~3次,10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與主治:利尿降壓,適用於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目赤等症。

桑寄生桑枝足浴降血壓

用料:桑寄生、懷牛膝、茺蔚子、桑葉、菊花各10克,鉤藤、明礬各30克,桑枝20克。

製用法:將上列藥物裝入布袋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腳後溫洗雙腳,每日1次,1劑可用2~3次,一周為一個療程,連續用4個療程,血壓穩定後可改為2~3日熏泡腳一次。

功效與主治:平肝陽,益肝陰,降血壓。

吳萸肉桂糊足浴降血壓

用料:吳萸50克、肉桂50克。

製用法:將上列藥物研成細末,每次取10克左右加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腎反射區上,1日更換一次,連續用5--7天。

功效與主治:溫經通脈,疏肝下氣。

黃芪——是治療高血壓的佳品!

我們國家中藥學專家在研究中發現:黃芪具有著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臨床用量小時為升血壓,重用時黃芪則可以降血壓。

黃芪,又被稱為戴糝、芰草、百木、黃耆。據《本草綱目》一書中記載:黃芪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補氣固表利水、有養血生肌托毒之功效。然而,現代藥理學家在研究中又得出結論,黃芪治療高血壓病,療效顯著且又無毒副作用。

黃芪最為適宜治療的是氣血兩虛型高血壓患者,此類病人脈象上見虛弱,氣短乏力,眩暈兼項強,腰膝酸軟,手足心熱,有目澀耳鳴等症,舒張壓高而不降,其症狀較多。

在臨床應用黃芪時,常與補氣滋陰湯頭配合使用,取黃芪30克、牡蠣30克、女貞子 25克、桑寄生25克、勾藤20克、牛膝10克、澤瀉5克,還可根據兼證隨證加減。此方對口服各種西藥後收縮壓控製在正常值內,但舒張壓始終保持在100毫米汞柱以上且不降的高血壓患者,效果尤為顯著。

我國的中藥學專家在研究中發現:黃芪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臨床用量小時為升血壓,重用黃芪則降血壓。因此,治療高血壓時,黃芪用量必須在30克以上,氣虛兼血瘀證患者還可適當加量。凡氣陰兩虛高血壓,黃芪與滋陰補腎藥為伍,黃芪用量應稍大於滋陰藥。高血壓兼冠心病患者,黃芪與活血化瘀藥為伍,則黃芪用量必倍於活血化瘀藥。高血壓兼頸項痛者,黃芪應與葛根為伍,用量比為2:1。高血壓伴腎炎浮腫的病人,可用黃芪與防己配伍。高血壓兼糖尿病者,應選黃芪與山藥為伍,如此配伍用藥能標本兼治,提高療效。

我國傳統的中醫學說認為黃芪的炮製方法不同作用有異,生黃芪走表、生肌。炙黃芪補內髒,但高熱屬實熱者應忌用黃芪。

蜂蜜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現代醫學臨床研究證明,蜂蜜可以起到促進消化吸收,增進食欲以及鎮靜安眠,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也有著積極作用,另外,蜂蜜也可以用做治療高血壓。

用料: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

製法:先將黑芝麻蒸熟搗爛,放蜂蜜攪拌均勻後,用溫開水衝化,每日分2次服用。

功能與主治:治血壓不穩每日早晚各飲用1杯純蜂蜜水,會使血壓趨於平穩,能給血壓不穩定的患者消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