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Bs可以中和HBsAg,在血液、細胞外液與黏膜表麵清除乙肝病毒,從而起到預防乙型肝炎的作用。
但遺憾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被動免疫製劑,隻能起到暫時的免疫保護作用,保護時間為3~6個月。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進入肝細胞,隻能在HBV進入肝細胞之前與血液循環中的HBV中和,所以掌握注射的時間極其重要。
(二)適應證
1.HBV“意外暴露”人群的緊急預防如醫務人員,特別是外科醫生為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做手術時,可能被HBV汙染的針頭或銳器刺傷;或由於其他原因,有創口的皮膚或黏膜接觸了含有HBV的汙染物,或不慎輸入了含HBV的血漿、紅細胞、血小板等血製品。
2.阻斷HBV的母嬰垂直傳播對HBsAg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聯合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明顯提高預防效果。
3.肝移植患者因患乙型肝炎所致的終末期肝病而進行肝移植的患者,移植後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死亡率也高,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防止移植肝再被感染。
4.其他臨床上也常用於被HBV感染的孕婦,產前3個月,每月各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但效果不一,目前尚未達成共識。
(三)注意事項
1.乙肝免疫球蛋白為凍幹製劑,注射時需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溶解後應為澄明或可帶乳光液體。如有搖不溶的沉澱或異物不可使用。液體製劑久存可能出現微量沉澱,但一經搖動應立即消散。
2.在上臂三角肌附著處或臀大肌外上1/4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b)從注射部位緩慢釋放到血液循環係統中,2~4天達到最大濃度,半衰期約為28天。如用於易感者意外事件,應立即(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兒童劑量每次為100~200U,成人每次為200~400U,隔3~4周再重複注射1次,可起到預防HBV感染的效果。
3.安瓿破裂、瓶簽不清或已過有效期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均不能使用。安瓿打開後,製品應一次注射完畢,不得分次使用。
4.保存:液體製劑保存於2~8℃暗處,凍幹製劑保存於10℃以下幹燥處。
(四)禁忌證
乙肝免疫球蛋白屬同種異體蛋白,除少數人注射後有低熱、全身不適和注射部位紅腫、輕微疼痛外,也可能產生變態反應。有下列情況者應禁忌使用:
①對人免疫球蛋白有過敏史者;②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或其他嚴重變態反應史者;③有IgA抗體的選擇性IgA缺乏者;④對青黴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
(五)意外暴露者的處理
意外接觸了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後,應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確定有無異常。由於自乙肝病毒感染至發生乙型肝炎通常有1~6個月的潛伏期,所以即使沒有異常也要在3個月和6個月後複查。
如果暴露前從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但未按要求進行全程免疫,或接種過乙肝疫苗但抗-HBs滴度≤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詳,可采取以下兩個方案:①馬上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U,同時在另一手臂接種乙肝疫苗,1個月和6個月後分別接種第2次和第3次乙肝疫苗。共3次接種,每次劑量為20mg。②馬上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U,同時在另一手臂接種乙肝疫苗,然後在第7天、第21天、第12個月再接種。共接種4次乙肝疫苗,每次劑量為20mg。
暴露前已按要求進行全程計劃免疫,如果抗-HBs滴度>10mU/ml,就可不進行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