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排毒養顏”、“洗腸排毒”、“淋巴排毒”等“健康新觀念”在社會上的盛行,冠以“排毒”之名的各類保健品開始逐漸風靡於市場。
各種對身體的細胞、組織、器官有損害的物質都可稱之為“毒”。中醫認為,宿便的毒素是萬病之源;西醫認為,人體內脂肪、糖、蛋白質等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腸道內食物殘渣的腐敗產物,是人體內毒素的主要來源。此外,毒素還包括由外部環境帶入人體內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農藥、化工製品、藥物以及被汙染的大氣、水等。也就是說,我們是處在一個體內外毒素包圍的環境之中。如此說來,我們必須服用一些“排毒”產品進行“排毒”,才可清除體內毒素,一身輕鬆。
是不是這樣呢?
其實不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隻要人體自身機能運轉正常,是完全可以依賴自身“排毒”機能排毒毒素的。人體的許多器官都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例如肝髒是解毒的重要器官,血液中的有毒物質經過肝髒一係列的化學反應後,最後可變成無毒或低毒的物質;肺髒可排除體內的二氧化碳和無用之水;體內產生的尿素、尿酸、肌酐等,都會過腎髒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皮膚通過發汗,也可以排出一些毒素及多餘的水分;至於大腸內由細菌腐敗作用產生的毒素,則通過正常的排便排出體外。此外,嘔吐、呼吸、分泌唾液等,也都可排出毒素。一般情況下,人體自身的排毒係統不出現問題,內毒也就無從作亂。
時下許多排毒保健品在宣傳中說可以通過服用排毒產品達到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等功效,好像“排毒可包治百病”。如此言過其實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就拿美容來說,影響容貌的因素多種多樣,如氣血不足、濕熱較重等。若是要美容,最重要的是找出影響容貌的原因,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辨證施治,這樣才能達到由內至外的美麗。若盲目“排毒”,不但達不到美容的目的,還可能影響人體健康。而且,時下眾多排毒類保健品大多是針對胃腸道的,其排毒的主要機理在於促進大便排泄。這些排毒保健品內所含藥物大多屬苦寒之品,易傷脾胃,而且若長期依賴瀉下這種方式來排毒,久而久之還可能影響人體對某些有益物質的吸收,造成貧血等不良後果。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分不清藥品與保健品的區別,利用藥品盲目排毒。藥品必須有醫生的指導和允許才能服用。而且任何藥品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實質上是以治療為目的的。如果是對症服藥,疾病治愈後就應停止用藥,不應用來保健排毒,否則對身體會造成危害。
專家建議,健康人排毒不能依賴於保健品,而應著眼於改變自己目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健康的營養觀念,平日注意運動,適當地跑跑步,出出汗;合理飲食,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和雜糧,吸收足夠的纖維素,少食高脂肪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心情舒暢以及充足的睡眠,這樣就根本不需要所謂的排毒產品、排毒洗腸的輔助。常言道,“是藥三分毒”,濫用排毒產品,很可能會毒上加毒,沒病倒排出病來了。
楊力談養生
懷孕前需要排毒
人體每天都會通過呼吸、飲食及皮膚接觸等方式從外界吸收“毒物”,天長日久這些毒物就會在人體內蓄積,對健康造成危害。
對於孕婦來說,這種危害更為明顯。有研究表明,孕婦吸煙會增加不孕和宮外孕的危險,過量飲酒可損害卵巢功能,使女性激素分泌異常,導致不排卵和無月經,甚至會危及胎兒。此外,有害物質還包括放射性物質、重金屬鹽、亞硝胺等等。為了孕婦和寶寶的健康,在懷孕前要排毒、
準備懷孕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減少室內空氣汙染,警惕微生物汙染家庭。當然,機體被毒物侵擾也不要怕,可以通過飲食或運動等很多方式排除毒素。如飲食中多食用一些動物血,鴨、雞、鵝等動物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被胃液分解後,可與侵入人體的煙塵和重金屬發生反應,提高淋巴細胞的吞噬功能,還有補血作用。一些鮮蔬果汁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能阻斷亞硝胺對機體的危害,還能改變血液的酸堿度,有利於防病排毒。海帶、紫菜等所含的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隨大便排出體外,故可減少放射性疾病的發生。
通便不等於排毒
很多人都知道,通便是排毒的有效途徑之一,故而認為通便就等於排毒,吃“瀉藥”就可以達到排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