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外來之毒(1 / 3)

來自藥物中的毒素

現在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生病也成了家常便飯,於是人們對藥物的消費開始逐漸增多。然而“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藥物及用藥不當易導致藥物中毒,能引起營養不良,醫學上稱藥物性營養不良,並且,藥物還影響人體對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合成、代謝和排泄等過程。但是有些人,為了養生益壽,沒病也想用點補藥,欲增強抵抗力,延年益壽。

危害

人體一旦堆積了過多的毒素,這些毒素就會逐漸降低生理組織的正常機能,破壞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使身體走向衰弱,產生病痛。藥物沉積在血液裏,還容易引起各種並發症,比如血粘,能造成血管堵塞等極易致死的心血管疾病等。

一些補藥,如果服用過多、過量、過雜,從而產生某種毒性或不良反應,危及健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過補成毒,藥也為毒”的道理。

此外,近年來,這種藥物性營養不良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增加。比如長期服用磺胺藥及某種廣譜抗生素,就會引起繼發性感染,因為這些藥物抑製了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長,而使其他一些致病菌繁殖生長。

排毒對策

要防止藥物毒素對身體產生危害,平時就要了解一些藥物知識,盡量少服藥,多從積極方麵調動和加強自身免疫力來抵抗疾病。若必須用藥時尤其是長期應用時,也不能因為害怕藥物對身體有害生病時就不用藥,應針對可能缺乏的營養素,調節好飲食,必要時還應服用相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製品。

來自空氣中的毒素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之一,人體與外界環境不斷的進行著氣體交換,以保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自然狀態下的空氣對人類的生存極為重要。但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不斷地排入空氣中,使空氣中充滿了毒素。空氣主要汙染源有三種:一是生活汙染源,由於城鄉居民及服務行業的燒飯、取暖、淋浴等生活上的需要,燃燒各種燃料時,向空氣排放的汙染物;二是工業汙染源,工礦企業等在各種生產活動中,向空氣排放的汙染物;三是交通汙染源,由於交通運輸工具如汽車向空氣排放的尾氣等汙染物。

危害

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質是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鉛、臭氣、各種懸浮顆粒物,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後,有害氣體就會隨呼吸道吸入肺部,滲透到血液中去,給人帶來極大的危害,使呼吸道內的分泌性IGA(免疫球蛋白)明顯減少,免疫係統殺滅細菌、病毒的能力嚴重下降;各種細菌及病毒侵入後得以滋生繁殖,造成呼吸道係統炎症。

排毒對策

經常做麵膜,用來幫助清除堵塞在毛孔內的有毒物質。

如果自己有吸煙的習慣,或者經常呆在有煙霧的空氣中,應該多補充維生素、水,或適量服用含維生素A的藥物。

來自居室中的毒素

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空氣中可檢查出近5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比室外要高出幾十倍。而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居室環境質量優劣與人體健康與否乃是癌症發生率都有密切關係。而室內汙染對人體的危害又是多方麵和多樣性的。

居室內的汙染是多方麵的,如一些物理性汙染(電視機、收錄機、音響、洗衣機、電冰箱、電腦、手機、微波爐等產生的噪聲、電磁輻射等)、化學性汙染(室內裝潢、家具、廚具、清潔劑、消毒劑、殺蟲噴霧劑、某些蚊香、煙草等產生的氣體)、生物性汙染(寄生於地毯、沙發、被褥、衣物、毛絨玩具中的蟎蟲及其它細菌)以及家中飼養的花鳥魚蟲和貓狗寵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等,這些都會導致人體“中毒”,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