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行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見步行對人類的健康能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而且,步行這種運動方式簡單易行,因為它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沒有場地的限製。冠心病人可以在傍晚選擇環境比較優美的地方進行。步行的時候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增加心肌的供氧量。同時由於步行中腿部肌肉收縮,心髒的負擔隨之增加、心跳加快、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多、血流加速,這對心髒也是一種鍛煉。同時,能夠促進內髒和四肢的血液流通,從而促進新陳代謝。
2.慢跑
慢跑對於環境的要求與步行基本相同。但是選擇慢跑的地點一定要平坦,防止跌倒。由於其危險性相對大一些,這種活動方式不適宜年齡較大和病情嚴重的患者。采取這樣一方式時應小心慎重。
3.太極拳
太極拳在我國屬於流傳比較廣泛的健身運動之一。因為它的姿勢優美、動作舒緩、速度均勻、動中有靜、動靜結合,所以比較適合中老年患者。太極拳可以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減少心肌的耗氧量。冠心病患者可以練習簡化太極拳,每日兩次,每次15~30分鍾左右。可以使生命旺盛,還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
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與患者恢複健康、防止冠心病發作是密不可分的。冠心病患者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掌握好運動的方法。運動要量力而行,不能脫離自己的病情和基本的身體條件。否則也將物極必反,產生可怕的後果。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適度運動量,可以與醫生溝通,或者請專業的教練員來指導,因為運動一定要在自己體質的安全範圍內進行。如超越安全範圍,則有可能引起心絞痛,嚴重的會造成猝死。所以正確的運動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準備活動很重要
在運動之前,患者通常處於休息狀態,冠狀動脈沒有充分的擴張,所以應當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如頸部、腰部、手、腳等,使全身的每個部位提前進入運動狀態,也讓體內的各個器官有一段緩衝的時間。
2.運動過後不要馬上休息
因為在運動的時候,全身的每個器官都處於緊張,充血的狀態,如果突然停止運動,會產生非常嚴重後果。所以在結束運動之前,應當逐漸減小活動量,讓血液流動逐漸減緩後再停止活動。
3.適量運動、循序漸進
冠心病患者在運動初期不應該突然從事比較劇烈的活動,要一步一步培養自己的運動機能,切勿急於求成。運動初期適宜慢走、散步等舒緩的運動方式。就算是自己比較喜愛的項目也不能夠急躁,應該製定計劃,按階段練習,逐步增加運動量和運動時間。在剛開始進行鍛煉的時候,脈搏的跳動最好控製在100次/分鍾,逐漸增加,但是最快也不要超過120次/分鍾。在運動時問方麵,初期應為15分鍾左右,以後可以增加到半小時至一小時。運動的頻率開始最好為每周3次,然後逐步增加。
4.堅持運動
對於冠心病患者的康複運動來說,堅持是最重要的,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運動康複與藥物治療是有區別的,服用藥物後可能會立竿見影,而運動則是要持之以恒,僅僅一、兩天是看不到效果的。有的患者過於急躁,堅持鍛煉一周後沒有起色,便會放棄運動,導致前功盡棄。而休息一段時間以後再鍛煉,對患者本人的健康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冠心病患者應當注意持之以恒的運動原則。
那些情況下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雖然運動能夠減少疾病對人體的侵害,增強人們的抵抗力。但是對於冠心病患者這種體質相對虛弱的人群來說,絕對不能進行盲目的體育鍛煉。運動時,必須根據自己的體質特征,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蠻幹,否則,可能不僅病情沒有得以恢複,反而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患者在運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盲目運動
冠心病患者的體質比較虛弱,剛開始運動時,要注意舒緩,不要突然運動,也不要突然加大運動強度,更不要做劇烈的體育運動,患者絕對不能夠參加競技類的運動項目。所以準備開始體育鍛煉時,最好製定一個行之有效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