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運動篇(4)(2 / 3)

1.全身放鬆,仰麵躺下。

2.兩手放在腹部,以便能夠明確感知呼吸的出入。

3.邊吸氣,邊鼓起腹部。這時腦子裏數1、2、3、4,吸氣、鼓氣。

4.一邊吐氣,一邊收腹。吐氣時腦子裏數5、6、7、8,收腹。這時,人似乎感到呼吸是在腹中進行。

5.緩慢重複上述的動作,腦子裏數1、2、3、4,吸氣,數5、6、7、8,呼氣。有意識地呼氣時,就能做好腹式呼吸。

呼吸練習法的出發點是:反複進行腹式呼吸時,交感神經緊張消除,血壓將會下降。在引起血壓變化的自主神經中也有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能增高血壓,加大脈搏的頻率。人腦中調節血壓的交感神經中樞與調節呼吸的呼吸中樞離得很近,它們互相影響。做深呼吸時,呼吸中樞的緊張程度緩解,交感神經也會得到放鬆,血壓將會下降。

水中步行

遊泳是一種全身運動,非常適合成為運動療法。但是,如果遊得不好,或憋氣遊泳,或遊泳時沒有辦法保持放鬆,則會成為強度過強的運動。

其實,高血壓患者可以試試在水中漫步(步行),這樣即使不會遊泳的人,也能輕易辦到。這是因為水具有浮力,因此比起在陸地上走路而言,對於足腰的重力較少。因此,對於特別肥胖的人,或是腰痛的人,膝容易受損的人最適合。

在水中漫步,為什麼能出現如此顯著的降壓效果呢?據研究,原來是水中漫步會刺激“心房性鈉利尿荷爾蒙”的分泌,也就是說,因為在心髒入口的“心房”處分泌的荷爾蒙,發揮了強力降壓作用所致。

一旦運動時,由於肌肉收縮,靜脈血回到心房。心房血液增加時,就會分泌心房性鈉利尿荷爾蒙。這個荷爾蒙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同時能夠促進利尿作用,能夠使原本太多的血漿量減少,也就是會將“血液太多了,要減少一些”的信號從心髒送達整個身體,在水中步行時,這種荷爾蒙的分泌會大量地增加。

血管擴長作用和利尿作用也是降壓藥的兩大效果。而心房性鈉利尿荷爾蒙具有這兩大降壓作用,所以,血壓便下降了。

高血壓患者選擇一天中從事運動鍛煉的時間時,要避免清晨和晚間。據資料報道,血黏度從晚上20點至淩晨6點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以零點至6點升高最明顯。這與臨床資料顯示的腦中風發生在淩晨數小時內明顯增多極為相關。

為避免誘發病情加重,清晨不宜進行有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這雖然與我國大多數地區群眾運動的習慣時間不一致,但從科學健身的角度,尤其是心血管病人的康複體育運動效果來看,運動時間宜在上午9~11點,或下午4~6點之間較好,清晨可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同時做一些按摩、氣功、太極拳等活動。

注意事項

藥物治療和合理的鍛煉相結合

運動鍛煉不能代替藥物治療,但與藥物治療結合進行常能取得更佳療效。有報告顯示,經常運動的高血壓患者平均用藥量可減少33%~66%,約有1/3的患者可完全停藥。

為了使運動鍛煉的形式多樣化,可采用各種輕鬆的球類、舞蹈、無急劇發力和跳躍的拳術等。所有活動中都要精神放鬆、情緒愉快,動作要有節律,不用力使勁,呼吸要自然,不閉氣。如有彎腰動作,則注意不要長時間使頭低於心髒的位置。運動應與休息交替進行,避免疲勞。

合理安排生活

指生活有規律,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勞逸結合,戒除煙酒。

控製體重和改變飲食習慣

因為肥胖常是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所以宜控製體重。不恰當飲食習慣,例如高鹽、高脂、高糖可促使體重增加,血壓升高,而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則有助於增加消耗而降低體重。

在運動中注意防止發生運動外傷

高血壓病患者還應避免力量型的運動,如舉重等屏氣的運動。在運動時間上則要注意,飯後1小時內不要運動,飲酒後不要運動,洗澡後也不要運動。當自己感到疲勞、虛弱或感冒時不要運動。

運動環境要求寬敞明亮,相對幽靜,空氣清新無異味,忌在車輛多的馬路旁運動。

高血壓患者還應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來保護自己。夏季應選擇在早晚進行運動。從深秋開始,人的血管就會因外界冷空氣的刺激而收縮,使血壓有所升高,運動強度應該降低。冬季和初春是高血壓病的高發季節,所以在冬季嚴寒時期(氣溫在5℃以下)最好不要外出鍛煉,更應避免冬泳。此外,如在濕熱環境下運動,出汗過多應注意補充水分及無機鹽。在實施運動處方過程中要定期檢查,根據身體狀況適當調整運動處方。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初期的高血壓患者外,中、重度高血壓患者若要進行運動鍛煉則最好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2.一級高血壓患者適合的運動

一級高血壓患者也叫輕度高血壓患者。

輕度高血壓患者是指收縮壓和/或舒張壓≥140/90毫米汞柱,≤159/99毫米汞柱的患者。此類患者如是年齡不大、無器質性器官損傷、全身情況良好,除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給予降壓藥物治療外(應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可適當參加運動,包括遊泳、打球、登山、慢跑等。

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明確指出,以往對於一級高血壓患者,治療原則是:可在生活方式幹預數周後,血壓仍≥140/90毫米汞柱時,再開始降壓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