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感恩於心,責任於行——打造不可替代的個人品牌(2 / 3)

太多的牢騷隻能證明你缺乏能力,無法解決問題。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首先拋棄抱怨,變消極為積極,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好好地對工作負責,你就會發現自己是最大的贏家。從表麵上看,一個人的工作是有益於公司、有益於老板的,實際上,勇於承擔工作中的責任,最終的受益者還是自己。

一個人拋棄了抱怨的心態,對工作盡職盡責,才能發掘出自身的潛力,取得優異的業績。而消極對待工作的人,縱然才華橫溢,也會逐漸流於平庸。所以,你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在這個過程中,會激發出你的潛力,使你成為公司裏的佼佼者。

邵開成在江蘇省常州市公交集團公司工作,他的工作簡單而枯燥——開公交車,每天跑著重複的路,幹著重複的事。正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上,他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優秀勞動者不平凡的業績。

一個雨天,一名下車乘客發出的“啊呀”聲,引起了邵開成的注意。透過反光鏡,邵開成發現那名乘客的腳踩進積水裏了。雖然乘客頭也沒回就走了,但他的“啊呀”聲卻像烙印一樣留在了邵開成的心頭。從這以後,邵開成每一次停車都盡可能挨著站台,讓乘客一步就能踏上車門。

邵開成總是能抓住細微處為乘客提供服務。在沒有空調的公交車裏,因為看到車廂裏一位滿頭大汗、用衣服扇風的乘客,第二天就有了便民扇;剛剛入冬,因為透過後視鏡發現握在車內不鏽鋼拉杆上的手少了,第二天,一層絨布就包裹到了不鏽鋼拉杆上。邵開成每次跑夜班車,總會在紡織廠門口等一等、看一看,生怕誰趕不上末班車。

1999年,3路車實行無人售票製。無人售票,如何有效操作?邵開成利用公休日到蘇州、南京等地,向同行和勞模學習服務方法;察看沿線街道、工廠、學校、商店、名勝古跡分布情況,為乘客選擇合適的下車站點。為了服務更多的乘客,他還學習了服務英語、啞語。

通過認真的實踐和總結,一套邵氏服務法逐漸形成,包括“四多”、“四個一樣”、“等、扶、喊”服務法。“四多”,即多說一句、多看幾眼、多想一點,多體貼一點。“四個一樣”,即不論乘客態度好壞,服務態度一個樣;不論車上人多人少,規範操作一個樣;不論車輛運行正常與否,服務質量一個樣;不論情緒好壞,服務要求一個樣。“等、扶、喊”,就是起步前看看有沒有趕來的乘客,有就等一等,有腿腳不靈便的乘客坐車,等他們坐穩後再開車;遇到那些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年乘客乘車時,走出駕駛室把他們扶上車並幫助落實好座位;再有就是遇到情況,利用送話器喊一聲,委托其他乘客幫助照顧一下“老、幼、病、殘、孕”。

為了把車廂建成乘客的“溫馨家園”,邵開成憑借著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將這份溫馨送到每一位乘客的身邊。

邵開成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驕人的成績,其實主要得益於他對工作的負責態度,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個細節。當我們做好其中的每個細節時,才能真正做好一份工作。

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人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不願意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假裝不知道有責任和任務的存在,當事情中途出現了糟糕的局麵後,便推說自己並不知道有關的任務或責任,以此來逃避。然而,世界上很少有報酬豐厚卻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便宜事。當責任從前門進來,你卻自後門溜走,你失去的是伴隨責任而來的機會。

身在職場,要變消極為積極,要勇於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高標準嚴要求,以高度責任心對待工作

將感恩落實到行動上,必須用高度的責任心和高標準來衡量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一個目標,人生就是不斷打破現狀,追求超越。人在職場,必須瞄準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你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作為一名員工,時時刻刻都要高標準、嚴要求、盡心盡力、精益求精。隻有這樣,老板才會日漸信任你,成功才會光顧你。因此,作為一名員工,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應該盡職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爭取進步。

永遠不要退而求其次。隻有擁有高度責任心,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過關。作為一個企業,要在管理中抓細節管理;作為普通員工,應該以高度責任心和高標準要求自己,一絲一毫也不可忽視。隻有這樣,企業才有希望,員工的利益才有保障。

在激烈的競爭中,萬事皆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嚴格的高標準。土豆條炸糊了,牛肉餅變質或不夠分量,店堂不夠清潔,音樂不夠優美,桌椅板凳不夠舒適,等等,都是麥當勞公司絕對不能容忍的。它有一個“QSCV戰略”,即講究營養、味美的質量(Quality),令人滿意的服務(Service),清潔衛生的環境(Cleanness),合理的價格(Value)。凡不符合這四項要求的,經理要被開除,分店要吊銷經營許可權。

這就是高標準、嚴要求的結果,它讓麥當勞的員工在不知不覺中超越自我,不斷地取得進步。瞄著高標準,選擇高起點,采取科學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隻有不斷進取,自我加壓,不言滿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你才會進步。隻有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你才能不斷取得成功。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我們所熟悉的成功者們,他們以高度責任心和高標準對待工作,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令人驚歎,這背後凝結的是他們的勤奮與努力以及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熱愛。

英國著名藝術評論家羅斯金說過:“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隻要有一顆高度責任心,就能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從而體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不論你的報酬是高還是低,不論你的成就是大是小,你都應該建立並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帶著熱情去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盡職盡責、精益求精所帶來的喜悅。

蘇貴聰是廣東海事局汕頭航標燈塔的一名養護工。他18歲開始當燈塔養護工,一幹就是30年。在這30年裏,不管刮風下雨,他都雷打不動地每天自己渡船到孤島上工作。每天他都要看燈塔3次,看不到燈塔,他就睡不著。在這30年裏,燈塔可以說是他的唯一牽掛。

在這30年裏,蘇貴聰有過3次生死經曆,其中一次是在12級台風即將來臨之時,為了把小木船拉上岸,他被台風卷到空中,重重摔下來,頭撞到礁石上,當時就昏過去了。當他做了開顱手術,昏迷了21天醒來後,他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燈塔還亮嗎?”母親問他:“台風那麼大,你去幹什麼?”蘇貴聰說:“小船是國家財產,國家財產怎麼能丟掉?”

18歲紮根燈塔,他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30年創造了燈塔發光正常率年年百分之百的全國紀錄。被譽為“紅海灣上不落的北鬥”。30年來,他搖船路程超過了繞地球兩周的長度。

這就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心的員工,這就是一個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員工,這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員工。

你是否能夠讓自己在公司中不斷得到成長,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如果你僅僅滿足於現在的表現,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將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遠都不能變得更加重要,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做出優異的成績。當公司對你委以重任時,一定要做到超越公司的期待,千萬不要滿足於得過且過的表現,一定要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當每個員工懷有高度責任心,將高標準當成自己的原則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塑造完美雕像,用感恩和負責為自己加分

曾經有人這樣形容現代職場的競爭環境:“每一條跑道上都擠滿了參賽選手,每一個行業都擠滿了競爭對手。”在人滿為患的跑道上和擁擠的行業競爭通道中,怎樣才能成為令人羨慕的領跑者呢?方法就是心懷感恩、肩負責任。

感恩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更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心懷感恩,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將掀開嶄新的一頁。在工作中,責任要求我們對所從事的職業滿懷崇敬和熱愛,以高度的熱情和事業心投入本職工作中,隻有這樣才會實現對自我的超越,才會收獲卓越的成績。

某小區有一位年輕帥氣的清潔工,他每天早晨拉著垃圾車經過小區樓下時,都會晃動手上的搖鈴,當樓裏的居民提著垃圾袋走向他時,他總是微笑著,站在垃圾車旁,優雅地做個“請”的姿勢,就像在說“歡迎光臨”。

他總是打扮得很整潔,像是在做一件很體麵、榮耀、驕傲的事。有時,人們會看見他用掃帚對準地上的煙蒂,擺出打高爾夫球的姿勢,一杆把煙蒂揮入距離兩三步遠的簸箕內,還一臉微笑……

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隻知道他正值青春年華。原先他在省城一家賓館裏當迎賓先生,後來因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顧病人,同時兼職做了一名清潔工。

在與垃圾打交道時,他總能抱著一顆感激的心,因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小區居民被他優雅、自信、有禮的言行所感動,每次倒垃圾時,許多人都不忘說“謝謝”。對此,他很感動。他說他永遠不會看輕自己,永遠在乎別人的尊重與肯定。

他不僅幫人們帶走了生活垃圾,也淨化了人們日漸蒙塵的內心。

古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們曾經說過: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那麼他就會將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團糟。如果一個人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那麼他絕不會做好工作,在這一工作崗位上也無法發揮他內在的特長。其實任何一種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許振超,青島港集團集裝箱有限公司橋吊隊隊長,如今,他已經成為工人們的典範,是新時代的“金牌員工”。

作為一名現代工人,責任驅使許振超不僅懷有愛崗敬業的熱情,更練就了一身的技能。他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以“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職,務實創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許振超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帶領下屬創造了“王嘯飛燕”、“顯新穿針”、“劉洋神繩”等一大批具有社會影響的工作品牌。他帶領團隊按照“泊位、船時、單機”三大效率的標準要求,深入開展比安全質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風的“四比”活動,先後六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讚歎,“振超精神”由此名揚四海。“10小時保班”服務品牌為顧客提供了超值服務,吸引了全球各大船運公司紛紛在青島港上航線、換大船。2006年青島港集裝箱達到770.2萬標準箱,位列世界第11強。

許振超還積極響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按照青島港“管理挖潛力”的要求,多方試驗在冷藏集裝箱上加裝節電器,僅2005年就節約電費600萬元,投資回報率達到60%。2006年,他領銜組織實施了輪胎吊“油改電”技術改造,填補了這一技術的國際空白,在全部77台輪胎吊投入使用後,年節約資金3000萬元以上,噪音和尾氣汙染大為降低,接近於零。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為什麼會有‘振超效率’?許振超能夠將下麵的一幫子人領起來。在許振超的帶動下,他的‘振超效率’80%以上的人都已能熟練掌握,許多工人還掌握了新的絕活。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已不僅是許振超一個人的力量,更是許振超帶動下的團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