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佛陀隻對他微微一笑,說:“你的問題你自己已經回答過了。”接著就讓他離開靜室。
過了幾天,那位商人終於領悟了佛陀的道理,來向佛陀致謝。佛陀這才對他及眾弟子說:“誰若對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煩惱,或者對明天的事憂愁妄想,他將成為一棵枯草!”
看看在城市中終日忙碌的我們吧,我們麵對堵車的街道抱怨不停,口出汙言;我們在超市中購物時毫無目的,就像沒頭的蒼蠅;我們坐在沙發上拿著遙控器不停地變換著電視頻道;而在工作中,我們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細細琢磨,這些急躁的行為都是毫無意義的。
佛陀告訴我們,人隻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現在的時間中,誰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進入“明天”。“昨天”是“存在過”的,不可及;而“明天”僅是“可能存在”的,同樣不可及。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認真過好今天。
盞茶銘心
石屋禪師偈子有雲:“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隻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枝頭的梅子沒成熟時,你做什麼能使它由青變綠?窗下的梔子沒有花苞,你又能做什麼才能使其花滿枝頭?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餓了吃飯,渴了飲茶,不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憂。活在當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活得輕鬆,活得真實。
虛雲禪師茶語:放下一切,成就一切
生活中,人們如果懂得舍棄,學著放下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和苦痛,精神上就會減少許多負擔,自然會覺得平靜而歡樂。
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老師,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教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不斷發出惋惜聲。老師說:“你們的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如果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記住這破碎的咖啡杯。”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同理,壞的不去,好的不來。因此,當東西用壞了,即便它曾經是你鍾愛的寶貝,壞掉之後也是垃圾一堆,與其為那個壞掉的寶貝哀痛哭泣,倒不如趕緊去買一個新的,才不至於讓人生就此陷入陰霾和停滯。
生活就是這樣,人們不停地獲得,又不停地失去。誰能保證你所擁有的不會在將來失去,誰又能保證你現在所沒有的將來也不會擁有?佛陀勸誡眾生懂得“舍得”,佛教人舍棄“貪嗔癡”三念,舍棄“身口意”三業,才能修得歡樂無憂的無上佛道。如能通過‘舍’這一關,在生活中學習著放下,精神上才會更加安寧和平靜。
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生活中許多時候,學會放棄,至少不會讓我們的人生“滿盤皆輸”。更多的時候,生活就像下圍棋,選擇在某一步放棄一些小的利益,反而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但如果想兼得“魚和熊掌”,恐怕連魚也得不到了。
在人生的一些關口,我們的生命中原本的珍寶也會成為垃圾,成為雜草,侵蝕我們美麗豐富的人生花園。我們要學會鏟除雜草。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放棄異化扭曲自己的職位,放棄暴露你的弱點、缺陷的環境和工作,放棄實權虛名,放棄人事紛爭,放棄變味的友誼,放棄失敗的愛情,放棄破裂的婚姻,放棄沒有意義的交際應酬,放棄壞的情緒,放棄偏見、惡習,放棄不必要的忙碌、壓力。
盞茶銘心
虛雲禪師有言:“方向一切,成就一切。”除掉人生田地和花園裏的雜草害蟲,我們才有機會同真正有益於自己的人和事親近,才會獲得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種,致力於有價值的耕種,最終采摘到美麗的花朵,在人生的花園裏收獲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