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應付應激的一般原則
(1)對付外源性的刺激,以控製刺激源為主。如嚴重的外部威脅生命安全,嚴重有損個人利益的客觀情景,別人期望的壓力等。應激方式包括:①收集更多信息;②尋找外來幫助;③提高實際的技能;④改變行動的方式;⑤增強自信心。
(2)對付內源性刺激(包括無法改變的外源性刺激),以自我調節為主。包括:①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念;②改善應付的技巧;③放鬆訓練;④豐富生活內容;⑤擴建支持係統。
(二)憤怒控製訓練
憤怒控製訓練是通過思維、語言、行動等方麵的訓練,增強人們對憤怒情緒的控製能力。對戒毒人員進行憤怒控製訓練的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幫助減少憤怒喚醒的頻率;第二,教給戒毒人員控製憤怒的方法,使他們在產生憤怒情緒時能夠控製憤怒,避免情緒惡化。
憤怒控製訓練是一個訓練者起主動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訓練者向戒毒人員示範怎樣恰當使用憤怒減弱技術,這是憤怒控製訓練的核心;要指導戒毒人員練習憤怒控製的步驟,即指導戒毒人員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對戒毒人員是否成功地按照訓練者的示範進行練習的情況,及時給予反饋;要監督戒毒人員訓練後進行練習和實踐,布置課外作業。
(三)情緒調節訓練
情緒調節訓練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積極樂觀的心境可以提高活動效率,利於健康,相反則使人經常處於焦慮狀態,不利於健康。每個人的生活中均有許多的波折,對於同樣的一種境遇,不同人的情緒反應不盡相同,這與個人的認知方式有明顯的關係。糾正自己不合理的認知方式,便可以及時調整不健康的情緒。
2.疏泄情緒
(1)自我疏泄。自我疏泄是靠自己完成的疏泄過程,具體方法有:
眼淚緩解法——為了健康,該哭就哭,哭過以後心理狀況明顯變好,對恢複心理平衡很有幫助。
活動發泄法——較為劇烈的勞動或體育運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發泄憤怒、排解悲傷的作用。
轉移注意法——當情緒不好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轉移注意力,從而起到平靜情緒的作用。例如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2)他助疏泄。當一個人遇到高興的事情時,通常希望有人來分享;遇到痛苦的事情時,就更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安慰、鼓勵和支持。所以,如果這時候有一個值得自己信任的人能在身邊聽自己訴說,即使對方沒有提供有價值的建議,自己在訴說之後都會感到輕鬆、愉快,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心理作用。
給予支持和幫助的人際關係網絡主要由親人、朋友以及其他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員,如心理谘詢者、精神科醫生構成。
(3)提高修養境界。一個人之所以心胸開闊,是因為他的修養境界高,認知深遠;一個人如果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4)微笑著麵對生活。微笑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微笑,而不是“皮笑肉不笑”或強顏歡笑。經常帶著微笑投入生活,對人對己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5)從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6)善於忘記。有時忘記並不一定是壞事,忘記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自我心理防禦機製。把所有的事情都牢記於心,生活就會很辛苦。很多吸毒者在吸毒後,都提起自己以前是如何威風,總想炫耀自己,目的就是想掩飾目前的自卑、焦慮。但是,越是拿現在的自己與以前的自己比較就越覺得焦慮不安,越是後悔。
(7)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對你的行為作出評價,不同的人評價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相反的。若太看重別人的評價,就會失去自我,並產生焦慮。“走自己的路,任他人去說”,當然也要注意“兼聽則明”,多聽取別人的意見。
在戒毒後回到社會環境中,要正確看待別人。尤其要聽取家人對自己的評價,爭取親友的信任。
(8)製定合適的目標,不過分苛求。當戒毒人員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及家庭和社會已造成危害,急於想擺脫毒品或擺脫某種環境的時候,他們所訂立的目標往往有些不切實際,比如希望在短時間內就去除心癮,盡早康複回歸社會。這些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在實際操作時卻常常對康複過程中具體的康複訓練不夠重視,忽視了康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