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戒毒期心理輔導(3)(2 / 2)

4.心理危機的應對訓練

人們常說,每一個人都有一扇向內開的門,除非是他自己想打開,否則,別人是無法開啟的。導致複吸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包括個人的價值觀、對自我的認識、人格特點及一些關於複吸的錯誤觀念等。當戒毒人員從戒毒所回歸社會之後,他們需麵對許多情景及事件,會有情緒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動,這些都會引起複吸危機。

危機幹預學提出,在應急事件發生的時候,以往相似的經曆或經驗可以提高應付心理危機的能力。所以在預防複吸時,必須從戒毒人員的角度思考,哪些情況屬於危機狀況,並找出危機應付時可以動用的支持係統及可以采用的方法。這種訓練對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後保持操守有相當大的意義。

二、不良情緒的應付機製

(一)不良情緒的應激訓練

1.心理應對機製

心理應對機製是個體為了擺脫精神緊張的心理適應機製。它通過調整自身的價值係統,改變自己對挫折的認知與情緒反應,求得心理的平衡。

根據心理活動的共同原則,心理應對機製分為以下幾種:

(1)選擇性忽視。

①對湧現出的思想強行壓抑。

②對負性情緒主動克製。

③采取超脫的立場,冷眼旁觀。

④否認事件是真實的。如不相信親人已死亡。

⑤離開現場,眼不見為淨。

⑥增加睡眠時間,閉門謝客。

⑦使用煙、酒、鎮靜麻醉劑解愁。

(2)選擇性重視。特別注意自己的優點、成就,目的不是自誇而是自慰。

①樂觀比較法。以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以恢複自信與自尊。

②勤奮努力,加倍學習爭取優異成績來彌補精神上的創傷。

(3)改變自己原來的價值係統。對事件作出與客觀事實不符卻易為自己思想接受的重新評價。對不能實現的願望與理想,有意貶低其價值,甚至有意形成負麵評價。對能夠取代與補償的可以實現的願望與要求有意升高其評價。

①自欺方式。吃不到葡萄就說是酸的。

②投射方式。把造成挫折的原因向外界推諉,如考不好怪教師出題難。

③辯解方式。尋找合理化的借口為自己辯解,如以虛構的事實來掩飾真實目的。

④逆反方式。外部言行與內心活動正好相反,目的是避免暴露真相的難堪。如內心吝嗇者故作大方。

(4)改變願望的滿足方式。在受到精神創傷後,另找精神寄托的途徑,改變精神上獲得滿足的方式。

①積極參加社會福利活動。

②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旅遊等,尋找業餘愛好,以擺脫精神煩惱。

③沉迷於宗教或迷信。

④酗酒、吸毒、嫖賭逍遙,浪蕩終生。

⑤飼養寵物。

⑥沉溺幻想,寄情於戲劇、小說中。

(5)失敗時自暴自棄,以自卑自憐的方式適應。

①行為退化,表示無能為力,幼稚糊塗,減輕社會壓力。

②軀體進入病人角色,獲得安慰,減小壓力。

③向親友投訴。

④自責、自傷、自殺。

(6)蠻幹、鋌而走險。當精神緊張達到極限、矛盾又無法解決時喪失理智,激情之下傷人毀物,尋釁或遷怒於無辜,行為不計後果,這是最危險的應付方式。

以上心理應對方式有些是比較好的應對方法,如特別注意自己的優點、成就,其目的不是自誇而是自慰的樂觀比較法;以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以恢複自信與自尊;發奮工作,加倍學習,爭取優越成績來彌補精神上的創傷。

而有的應對方式雖然不至於產生消極的後果,但是沒有太多的積極意義。如對湧現出的思想強行壓抑;對負性情緒主動克製;采取超脫的立場,冷眼旁觀,離開現場;增加睡眠時間,閉門謝客。

也有的應對方式不僅沒有建設性,甚至還會導致更壞的後果。如使用煙、酒、鎮靜麻醉劑解愁;降低自己的理想願望,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失敗時自暴自棄、自悲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