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得體的服裝使人精神煥發,便裝使人輕鬆;短發使人年輕精幹,長發披肩使人瀟灑美麗等。
(四)利用環境的自我暗示
利用物體、聲音、色、光、人物等周圍環境因素進行自我激勵。
例如,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可以使人心曠神怡;聽音樂可以陶冶性情;照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神態美。
優美的環境,可以改變人的內心,激發出人內心的靈感。
(五)利用心理圖像的自我暗示
自己根據需要,創作有激勵作用的心理圖像來反複自我觀看和自我激勵。
例如,不如意時,可以回憶過去取得成功的愉快場麵;信心動搖時,可以想象成功人物艱苦奮鬥的情景;遇到困難時,可以憧憬獲得成功時的喜悅等等;在考試前如果很緊張,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想象放鬆的情境,能夠有效消除考試焦慮;如果與同學或老師有矛盾,可以想象與其友好相處的情景,久而久之,會使心中的結打開。
總之,積極的自信心理暗示是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中學生應當掌握心理暗示法,並不斷地給自己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如此你便會始終保持心理健康,並能始終以自信積極、樂觀愉快的態度麵對人生。
四、鍛煉自己的意誌
一個人在激烈的情緒狀態下,能否把握住自己不被不良的情緒所幹擾,與自己的意誌品質有密切的關係。越是意誌堅強的人,自我控製力越強,所以,要想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注意在平時培養自己的意誌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互相寬容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盡量做到:
(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嚴於律己,就是對自己的缺點要認真對待,堅決克服。寬以待人,就是對別人的不足不求全責備。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從關懷、愛護出發。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搞好人際關係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批評和自我批評也是彼此取得認同,達到感情融洽的一種方法。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要以自我批評為主,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調控。
通過內省進行自我認識。這種自我認知對消除自己心理上存在的人際關係障礙,有十分深刻的意義和作用。批評他人,一要本著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達到新的團結;二要態度端正,與人為善;三要做到實事求是。除了以上幾條途徑和方法外,中學生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維護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調解自身壓力
中學生麵臨的是父母的期望、中考的圓滿,這個壓力不亞於別的壓力,而中學生又不會坦然麵對壓力。其實,中學生的壓力最多的還是來自同輩的壓力,特別是同學間的。例如:他考的比我好、她穿的比我時髦、他有一個有能力的父母、他家比較有錢、他過生日在哪個飯店辦的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有強項和弱項,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積極穩妥的態度笑對一切,不要將壓力變成泄氣,自暴自棄、萎靡不振、自甘墮落。要將壓力變為動力,克服各種困難與不適,輕裝上陣,隻要付出了,“麵包”會有的,困難會轉變成欣慰的一笑。
案例8:
肖雲生,一個25歲的職業扒手,小學畢業。曾因扒竊數額巨大,罪行嚴重,被政法部門判過三年勞教。在監獄服刑時,他認真學習,努力改造,想重新做人。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自身的努力被提前釋放了。然而,他想不到的是父母對他厭惡之極,嫌他聲譽不好,給父母臉上抹黑,將他趕出了家門。鄰居、朋友雖然沒像父母那樣唾棄他,但他們的眼神中有一種防賊的警惕性,那目光像刀子一樣讓他無地自容。他不知所措,他無路可走,他覺得自己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已經定了型。麵對社會的輿論和壓力,他崩潰了。他覺得他以前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和單純,他覺得這個社會是很無情很殘忍的。為了報複這個社會,他又在郊外找了一間狗窩樣的破爛房子,重操舊業。憑“一技之長”,他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特地從來自全國各地的乞丐中挑選了三名小兄弟作為自己的合夥人。待技熟功成之後,他便帶他們出去“上班”。有了“成果”後,他們懂得了享受,懂得了盡情開銷,或看錄像,或去大飯店消費……總之,什麼東西最能刺激人,他們就求什麼。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連扒帶竊地偷盜了一個女子的小挎包。包內除了一些錢鈔之外,還有一小包白粉。就是這包偶爾得來的白粉使肖雲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