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者最初吸毒,就是想逃避現實、尋求“快樂”。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一旦與毒品接觸,哪怕是抱有僥幸心理隻試一次,都會被毒品所俘獲,而他們最終會成為毒品的犧牲品。選擇毒品的行為,無異於自我毀滅。如果說外界因素使一個人毀滅尚可對其產生同情心,可自己將自己葬送的行為則為人所不齒。下麵我們就來看一下,毒品是如何讓人一步步走向毀滅的。
第一節藥物依賴和毒品成癮
毒品這個魔鬼,具有一個可怕的藥理特征,這就是能造成藥物依賴性。這種藥物依賴性的最大危害,是在精神上、身體上,使個體毀滅。它像一支魔術棒,使人緊緊地跟著它一刻也不能離開。
所以吸毒者幾乎不可避免地要淪為毒品的奴隸,直至完全被腐蝕了靈魂,奪取了性命。那麼毒品有什麼“招數”?它是如何使人對它產生依賴的呢?
藥物成癮,在現代醫學上稱作藥物依賴性。藥物依賴性是由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種精神狀態,也包括身體狀態。它主要表現出一種強迫性的連續或定期使用該藥物的行為,為的是感受使用藥物後所產生的身體與精神效用,有時也為了避免由於斷藥所引起的不舒適感。
藥物依賴是產生吸毒問題的根源。藥物依賴是個複雜的醫學、社會問題,是人、依賴性藥物和社會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藥物依賴一般分為精神依賴與身體依賴。人是這一環節中的主要因素,人類本能有追求愉悅享受的欲望,毒品能暫時地滿足人的這種欲望。假如能及早進行預防教育,使人們能認識到毒品的危害,人們就不會輕易上當,而自覺遠離毒品。
社會和依賴藥物是客觀因素。假如一個國家或地區禁毒鬥爭開展得力,毒犯、毒品難以藏身,這個社會也不會有吸毒現象。依賴性藥物是客觀存在的,許多是醫療必需的,如嗎啡是十分有用的強效鎮痛藥,關鍵是如何認識、利用和管理。
吸毒成癮是一個機體生理和心理全麵變化的過程。
判斷成癮標誌是“戒斷綜合征”的出現。突然中斷毒品的供給,吸毒者會出現急劇的生理反應,出現戒斷症狀,如打哈欠、流眼淚、惡心、嘔吐、頭昏、失眠、焦慮、腹瀉、發熱、出汗、四肢疼痛、忽冷忽熱、痛不欲生,猶如萬針刺心、萬嘴吮血、萬蟲斷筋、萬刃裂膚,難以忍受。酷似武俠故事描寫的中毒性發作時的症狀。不同的是,武俠故事往往能夠煉製出某種解藥讓中毒者從此解脫,而現實生活中吸毒者則往往隻能“以毒攻毒”,用毒品來解除一時的痛苦,過著飲鴆止渴的日子。
因為生理的需要,吸毒者“必須”連續濫用毒品,因而體內的神經功能和內髒功能適應了由毒品調控的狀態。在重複使用毒品後,上述戒斷症狀會很快消失。這些身體反應使得吸毒者身不由己地一次次使用毒品,從而對毒品形成強烈的身體依賴性。
因為吸食毒品時可能會產生常人體會不到的快感,因而又在生理上形成了“獎賞性強化”的後果,並因此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欣快感的強烈心理渴求,即俗稱的“心癮”,這就是對毒品產生的心理依賴性。
產生身體依賴與心理依賴二者不能截然分開,通常因心理依賴加劇而加重身體依賴,身體依賴產生的戒斷症狀又加深了心理依賴的程度。所以有“一朝吸毒,終生想毒”的說法。由於生理依賴和心理依賴的雙重作用和互相助推,吸毒者多半會最終陷入不能自拔的深淵,走上人生的不歸路。
第二節為什麼會吸毒成癮
一、人體與吸毒成癮有關的生理特性
人吸毒為什麼會成癮?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統一確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為例,對成癮機製比較一致的認識是:人體內本身就有一種類似阿片類物質的存在,當從外部大量攝入阿片類物質時,外來的阿片類物質逐漸取代了原來內在的阿片類物質,扼製了原來人體內正常阿片類物質的形成和釋放,從而破壞了人體內的正常平衡,形成了人體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賴,隻有不斷地遞增這種外來的物質,才能保持人體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否則,生理的失衡會讓人產生痛苦萬分的戒斷症狀,迫使吸毒者再次尋覓毒品。
近年來,外國研究人員發現,人類酗酒、吸煙、吸毒所以會上癮與大腦中的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有關。有關研究表明:多巴胺就像血清一樣,是一種神經傳遞素,將神經元的信息從大腦中的一個部分傳遞到另一個部分。血清素與情緒的悲傷和低沉有關,而多巴胺則與興奮和歡快有密切聯係。有時一個擁抱、一個接吻、一句讚揚的話甚至贏了一副撲克牌都會引起多巴胺的升高,那種強烈的興奮情緒就像毒品的作用一樣。研究人員相信,多巴胺不僅是傳遞興奮的一種化學物質,而且是導致上癮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