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管理,不管怎麼變化,其本質是不變的。隻要做到給客戶少部分的使用價值和絕大部分的希望的企業就是好企業。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的企業家,就是好的管理者。選對了方向之後,路怎麼走也就簡單了。這就是管理,沒有任何秘密,抓住本質之後,一切一目了然。
真正的管理之道,不在於具體的做法,那些都是細枝末節。某一個主意再巧妙,某一個製度再精巧,也難以支撐一個企業,更難以成就一個企業家或管理者。真正懂得管理的人,一定是發現了正確的方向,找到了管理的真諦的人。這樣的人,自然能夠找到具體的路。如果沒有把握這個大方向,那麼即使有再多奇妙的點子,依然是不行的。因為某一根柱子再堅挺,也不足以承載大廈的重量,真正支撐起大廈靠的是堅實的地基。做好管理,應該將功夫花在管理之外的地方。
拓展透析
雷軍是小米科技的創始人,近兩年他帶著自己的團隊為客戶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驚喜,靠的就是先進的管理模式。
雷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也是一個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的人。在成立公司之初,他花費了絕大部分時間去尋找人才,他知道,隻有手底下的人才足夠,才能夠創造出大的業績來。
有了足夠的人才貯備之後,就是製度的建設和日常管理了。雷軍強調管理扁平化,也就是給員工足夠的自由度,讓他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而自己盡可能少幹涉。這樣,員工的創造力就被充分激發出來了。
在利益分享上,雷軍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他建立了一個透明的利益分享機製,將所有的東西透明化、公開化。這樣公司內就少了猜疑,生出了彼此之間的坦誠和信任了。
此外,雷軍還強調責任感。小米創建以來,從來沒有設立過打卡製度,也沒有KPI考核製度。他們強調的是責任感,在小米公司,每一個員工都要把別人的事當成是第一重要的事。雷軍還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工程師將代碼寫完了,那麼就要讓另一個工程師來檢查一下,這時候那個工程師不管多忙,都要停下來先做這件事,等檢查完了再去做自己的事情。雷軍之所以要建立這樣一個企業文化,為的就是培養員工的責任意識,一種高度為別人負責的責任意識。他覺得,隻有員工有了這樣的責任意識,才能將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夠在意客戶喜歡的價值。
雷軍的這一做法確實是有效的,小米公司的產品的確備受用戶喜愛。而且,小米給用戶的不僅是產品的使用體驗,還致力於跟用戶交朋友。
在跟客戶交友方麵,小米做了很多嚐試和努力。比如在客戶投訴或者向客服抱怨的時候,客服人員有權決定是否送客戶一些小禮物以平息對方的情緒;微博上關於客戶的意見必須第一時間回應,等等。
雷軍的這種做法,觸及到了管理的本質。他們是在向客戶傳遞價值,在給客戶營造情感的歸屬。而小米手機的用戶群體也確實是黏度很高的,他們不僅自己用,也會推薦身邊的人用,這一用戶黏度就是小米堅持向用戶傳遞價值的直接結果。
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將成功公司的做法全部彙集起來,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有一個就是向客戶傳遞價值,給客戶一種希望和愉悅的體驗。這就是管理的本質。知道了這點,管理也就不再有秘密可言了。隻要全部的做法都圍繞這一主題,那麼,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刻。想要做好管理,不在於花費了多少精力,而在於站在哪個角度思考問題。如果站在全局的角度,從管理的本質入手,那麼,管理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