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結局下)青郎歸來(2 / 2)

她回到家,想到村裏的沈二爺做了幾十年的竹匠,應該對竹子有很深的了解吧。別琛跑到沈二爺家,沈二爺正扶著拐杖坐在門口唉聲歎氣。別琛還未開口,沈二爺就歎道:“你二伯真不會過日子呀!”

別琛愣了半晌,猜想可能是因為沈二爺又和二伯慪氣了。想想父母都是這樣,年紀越大就越操心子孫的一切,這看不順眼,那也看不順眼。別琛在沈二爺旁邊坐下,安慰道:“二爺爺,你就放寬心吧,兒孫自有兒孫福。”

沈二爺又歎道:“唉,我這年紀大了,操心也沒有用,他愛怎麼過就怎麼過吧。”

別琛這才問道:“二爺爺,我想問你一件事來著。”

沈二爺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前邊,心不在焉地說:“什麼事兒呀?”

“後山的竹林開花了,你知道有什麼法子讓它不繼續開花嗎?”

沈二爺慢悠悠地答道:“開就開吧,反正那片竹林枯死後又會有新的竹子長出來。”

“可我不想讓它枯死,二爺爺你懂的比我們多,你知道該怎麼做嗎?”別琛著急說道。

“你管那片竹林幹什麼?還是先管管你家那塊菜地吧。”

別琛見沈二爺心情似乎不大好,她悶悶地“哦”了一聲後,便站起身準備回家。

別琛還沒走幾步,沈二爺又喊道:“雪娃呀,再過來做一下。”

別琛高興地走回去坐下,沈二爺便告訴她,試著給竹子多澆水,把已經開花的竹子連竹鞭一起刨掉,至於最後能不能阻止它繼續開花,得看造化了。

別琛回家後便按著沈二爺說的方法,晃悠悠地挑著兩半桶水,扛著一把鋤頭天天往後山竹林裏去。竹林的麵積雖然不是太大,但要給整片澆水,別琛一天就得跑十幾個來回。但她倒做得心甘情願。這樣料理了幾十日,竹林也漸漸有了起色。竹子開花的速度也沒有那麼快了。

“久旱逢甘霖”,別琛家鄉的天氣幹了幾個月後終於迎來了一場雨。雖然雨不是很大,但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已經稍稍緩和了別琛心裏那根緊繃的心弦。她在細雨中跑向後山,“雨過淨如洗”,遠遠的那一攏翠色經過雨水的洗滌後顯得澄淨翠亮,這翠色像極了青竹林的顏色。

竹林內雨滴稀稀拉拉地滴落,別琛撿起一根小木棍扒了扒土,她正專注地撥弄著手中的木棍,一個聲音在她身後喚道:“琛兒。”別琛瞬時忘記了手中的動作,記憶中隻有他才會這樣喚自己。別琛轉過頭,眼角餘光瞥見一雙玄色黒靴。她將目光向上移去,青靛色長衫裏是熟悉的身形。青竹漆黑的發絲散在雙肩,笑盈盈地看著她,一副不染俗世凡塵的模樣恍若初見。

竹葉上滑落一滴雨滴打在別琛的眉尖上,她眨了眨眼,眼前的一切依然清晰可見。別琛站起身走到青竹麵前,抬起手慢慢撫過他的眉眼、他的鼻尖、他溫熱的唇瓣,最後停在了他的下頜處。眼淚無聲無息地滴落,別琛的眼前模糊一片。青竹的雙手擦過她的腰際,將她緊緊貼在懷裏。風過竹林,細細密密的竹葉發出的“颯颯”聲此起彼伏。別琛的下巴抵在青竹的肩上,隻聽得青竹的聲音在整個世界中響起,“我回來了。”

(PS:這個故事完結了,到了最後,雪娃想說幾句關於自己的話。其實這個故事是我暑假的時候就寫了的,一個月雪娃沒有出門(我家在山上),後來上街都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了。當時的字數還沒現在多,是寫在信紙上的。後來開學了,我便將它整理到電腦上。斷斷續續整理了大約兩個多月,最後慢慢將它連載出來。這是雪娃第一次嚐試,收獲了很多。首先,我寫文的時候有些放不開(雪娃總是有這個毛病,後天生成一種莫名的羞澀);其次,故事性太弱(雪娃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不是本著碼字的目的去的,所以有意將它的故事情節簡單化);最後,人物性格單純化(這也許還是因為篇幅短、故事簡單的原因)。雪娃生活經驗不足,所以視角可能會不夠廣闊。但雪娃喜歡看書,希望能從中開拓視野。雪娃常常感歎,自己已經與這個時代脫節。當初流行仙俠、穿越的時候,我沒有趕上,如今流行重生種田的時候,我依然走在這股網絡洪流之外。雪娃想做自己,所以會好好做自己。下次再見的時候應該是三月中旬吧,因為雪娃得回家了,希望再回來時能帶上好的故事和各位親們見麵。雪娃做事是很用心的,這種用心也體現在這個故事裏。雪娃沒有什麼別的特點,有兩點比較特別的是雪娃任性又易屈服、倔強又易妥協。雪娃明白這一切才不過是個開始,雪娃會好好繼續下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