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海沉浮,出奇製勝
手撕紙撕出來的財富——出奇才會製勝
故事精粹
走進北京百工坊二樓,目光很容易就被右手邊的第一家店所吸引。店門上掛著一張名為“大吉祥”的手撕紙作品,一隻輪廓簡單生動的大象仰首朝天、栩栩如生。它沒有剪紙般細致的邊緣,卻有一份粗獷和豪放。
這幅作品的創作者是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東方神韻剪紙世家傳人趙潤蘭。“我們這裏撕紙銷售是最火的,”趙潤蘭說,“每一幅手撕紙都是獨有的,它有一種原始藝術的大氣之美。把紙撕開容易,撕出好作品就難了。撕紙藝術的創意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生活的理解作支撐。動物要撕得生動,人物要撕得有風度、有風采。”
在東方神韻剪紙坊裏,趙潤蘭不是簡單地展示和銷售她的作品,還手把手地教顧客學手藝。剪紙坊不定期地舉辦培訓班,學員不僅有中國的剪紙和撕紙藝術愛好者,還有許多外國朋友。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趙潤蘭總是先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手撕蝴蝶,引起大家的興趣,“蝴蝶很簡單,每個人都學得會。撕好後,挨個把他們的作品裝在相框裏送給他們,他們都很高興,也有成就感”。
教手藝的過程,不僅傳播了中國剪紙文化和技藝,也順理成章地做成了“生意”。趙潤蘭笑著說,幾乎每周都有不同國家的客人來學習剪紙藝術,而她每一次開設的剪紙培訓班中也都有外籍學員。
在愛家藝術品展覽會上,趙潤蘭的手撕紙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她的一幅手撕紙作品毛澤東頭像售價達到兩萬元。雖然大型手撕紙作品價格不菲,但趙潤蘭和她的女兒龐暉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創作上,“創新才能保持藝術的生命力”。她現在正忙著一組以名人為主題的大型手撕組畫。“一幅手撕紙作品製作的時間並不長,關鍵在於創作設計。”趙潤蘭說。
有人曾經問趙潤蘭:“現在剪紙商品很多,也很普遍,如何才能讓消費者選擇你的剪紙作品呢?”對此趙潤蘭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正是感覺到剪紙商品不能始終保持新鮮,才另外開創了手撕紙的藝術品種,沒想到一投入市場,就受到剪紙愛好者和普通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因此,我們感覺到做任何一個領域的商品,都不應該循規蹈矩。隻有另辟蹊徑作出特色,才可能出奇製勝,獲得市場的認可。”
智慧點撥
出奇才能製勝,在通常思維過程中,人們習慣於單一地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思考,而創新思維是告訴人們如何交替使用“橫向”和“縱向”兩種方式從而取得勝利的。我們在進行思考時橫向拓開了思維的空間,縱向延展了思維的深度,最好的順序是先用“橫向轉換”找出合適的線索,然後,再采用“縱向進退”進行深入思考。
就像故事裏的趙潤蘭,雖然撕紙是比較尋常的事情。很多農村裏的巧手婦女都有這樣的剪紙技巧。可是趙潤蘭卻發現了剪紙的致富之路。能從平凡事情裏看到不平凡也是一種創新。
投資理財也需要這樣的奇招。要學會在別人想不到的事情上投資,舉個例子,火柴盒是個很普通的東西,尤其大家都普遍用打火機以後,火柴盒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可是有些人卻看出火柴盒做得好就會有收藏價值。於是原本成本不高的火柴盒,因為有了精巧的外表所以售價大增。從而是給商家帶來了豐厚利潤。
巧用時間——利用時間的空隙靈活投資
故事精粹
有著大學學曆的王仁昌,“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反革命”,判刑10年,1981年獲釋。出獄後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生存。當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開過,頭腦聰明,嗅覺靈敏的王仁昌立即捕捉到了商機,他用妹妹從別人那裏借來的260元錢,在漢正街開始創業。此時的武漢三鎮日漸繁榮,漢正街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王仁昌的百貨攤一人忙不過來,弟弟王仁忠便來幫忙。
1981年春節之後,王氏兄弟開始悄悄賒銷武漢製傘廠的老式雨傘。3.7元一把進,3.9元往外批發,每把傘可淨賺0.2元,下一次進貨時結清上次賒的貨款,一月可周轉2~3次。勤扒苦做三個月,王氏兄弟的能耐和信譽在漢正街已是有口皆碑。不久,已有近十家商販以相同方式賣傘,而且批零兼營。競爭日益激烈,商販間相互抓信息搶速度和鉤心鬥角。
哥哥的知識智慧加上弟弟的實踐經驗,兩兄弟很快就發現一種廣州產的醒悟過來,新式折疊傘款式新穎,小巧玲瓏,色彩鮮豔,覺得銷路肯定會更好。必須搶在別人前麵抓住機會!但手裏的錢遠遠不夠,賒銷別人不幹。此時,兄弟倆因信譽好,同傘廠的合同已改為一月一結,正好一個月的周期裏把賒貨賺來的錢拿去廣州進貨,賣完了再結武漢傘廠的錢。為了盡快在月初將賒貨變成現金,兄弟倆一咬牙,決定每把傘以比進價還虧一毛的價格批發。“王仁昌的傘3.6元一把!”一時間,兩兄弟的傘被裏三層外三層的商販瘋狂搶購,而別人的傘堆積如山也無人問津。
兩天之後,兄弟倆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上了南下的列車,在肮髒的硬座椅子底下一躺就是十幾個小時。從廣州發回的貨,異常俏銷,8元進價賣9.5元,每天銷500把,而且每周可周轉4~6次,這意味著王氏兄弟賣廣州貨比賣武漢貨每月多賺10倍以上。王氏兄弟不投分文,卻憑著自己精明的頭腦,用別人的錢一次又一次得心應手地玩著“空手道”的遊戲。
1985年,兄弟倆抓住了一個機會,再次以出色才智,在20天內,以1萬元資本做成一筆370 萬元的生意,淨賺60萬元,至今仍令武漢三鎮的批發商佩服服萬分。當時,武漢針棉織品批發公司準備將倉庫裏積壓的價值370萬元的手套、襪子、內衣、內褲一次性五折出手。漢正街很多人都知道這消息,可誰有本錢和膽量一次吃進185萬元的貨?就在別人搖頭歎息時,王氏兄弟倆卻在家裏密謀策劃,設計了一個使“自己的風險最小化,所獲的利潤最大化”的方案。
第二天,兄弟倆到武漢糧食局百貨經營部,提出兩家聯手吃下這一筆生意。實施步驟是 :王氏兄弟倆以1萬元現金交給糧食局作抵押金,糧食局作保並開具一張為期一月、數字為1.85萬元的遠期支票給針棉織品批發公司,讓針棉織品公司出貨。王氏兄弟負責一月內將貨銷完並付清支票款。兄弟倆進一步開出雙方合作條件:利潤2∶8分成,糧食局2,王家兄弟8。如果王氏兄弟一月內不能銷完貨,將按支票額的20%向糧食局賠款。這時雙方打著相同的“小九九”:糧食局有錢,但無經營才能,吃得下貨卻怕銷不出去;王氏兄弟沒錢,但有經營才能,銷得了貨卻吃不下貨。雙方一拍即合。很快,這一優勢互補的策劃水到渠成。王氏兄弟將這批貨按質量好壞和不同樣式,照一定比例搭配成3萬元至5萬元一份,以原價7.5折發給了漢正街各批發商,一時間人人爭相提貨。其間,兩兄弟又動腦筋:將市場細分,對症下藥。按各批發商不同的經營風格和性格進行貨物分配。比如老年人經營求穩求慢,周期較長,兩兄弟就將質差價低的“死貨”銷給他們;而性格急、周轉快的年輕商販,就發給他們俏銷的貨,以加快周轉速度。就這樣,僅20天,針棉織品批發公司積壓多年的貨就被兄弟倆銷售一空!最後,兩人以1萬元的本錢淨賺60萬元。
智慧點撥
王氏兄弟經商獲得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在發財的機遇麵前,巧妙地運用時間因素,將資金靈活運用,玩許多人根本不敢嚐試的“空手道”。實際上,利用好時間差可以讓人收獲頗豐。
舉個股票市場的例子:投資股票首要條件就是掌握好時機。任何投資者都應當學習怎樣掌握買賣股票的正確時機。
在確定股票買賣時機時,要在價格的轉折點取勝。股市行情的走勢點是有升有落,價格不可能永遠在低位盤旋,也不可能永遠在巔峰不回落,投資者應把握股市行情中的轉折點,在轉折點取勝。當市場行情超越正常幅度上漲時,往往是空頭市場即將來臨的先兆,此時,投資者應果斷賣出。同樣,當價格毫無生氣地在低位盤旋徘徊,投資者已逐步喪失信心時,價格卻可能是即將上漲,多頭市場也為期不遠了,此時投資者可考慮適當買進,逐步建倉。還有低買高賣。當市場處於低迷狀況時,市場上股票價格已從高位跌至低位,成交量少;人氣低迷,絕大多數投資者或已深度套牢或已忍不住而割肉離場,此時以儲蓄的心理買進一般投資者想賣都難以賣出的廉價籌碼,進行長期投資,正是大好時機。雖然從短期來看,可能還要忍受一段時間的被套,然而下跌是風險的釋放,因此風險已經不大,從中長期看,必獲大利。還可以在跌無可跌時買,漲無可漲時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