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給孩子設定一個目標。
學習需要堅持,對於孩子不擅長、基礎本來就差的科目更是如此。有些孩子對於一些科目有畏難心理,不願意付出努力,這時,一方麵要批評他們這種畏難的思想,另一方麵還要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堅持下去。對於孩子不喜歡的學科,以及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科,可以適當降低標準,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確立一個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近期目標,再設定一些中期目標、遠期目標,隨著一個又一個目標的實現,就可以循序漸進地糾正孩子偏科的情況。
最後,要幫助孩子學會科學合理地分配學習時間。
孩子到了初中以後,隨著學習科目的大量增加,他們會有一種“應接不睱”的感覺,這時,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把學習時間分配給自己喜歡、擅長的科目,這時,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科學合理地分配學習時間。對於每一門科目都要分配出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否則,雖然孩子可能一晚上都在學習,但學習的隻是他喜歡的一兩科,對其他的科目卻忽視了。
10.勞逸結合,睡眠充足
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會導致大腦和身體嚴重疲勞,如果不及時調整休息,使孩子“連軸轉”、超負荷運轉,就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睡眠充足,休息好了再繼續學習,才能保證最高的學習效率。
家長們可以按照以下幾點督促孩子:
(1)堅持體育鍛煉
根據研究,孩子每天至少應該保證一個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時間。早晨跑步,下午做一些球類運動,晚上做一些家務,周末去遊泳、爬山,都是不錯的體育鍛煉方式。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消除大腦疲勞,提高神經係統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長期堅持體育鍛煉還可以磨練孩子的意誌,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好品質。
(2)有規律的休息
一般認為,孩子一次看書學習的時間不宜超過四十分鍾。在學習的間隙,可以休息十分鍾。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向遠處眺望一會兒,做一會兒眼保健操,也可以閉上眼睛休息,都是不錯的休息方式。如果學習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可以到室外走走,換換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通過有規律的休息,可以消除大腦和身體的疲勞,恢複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
(3)文理交替,把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分開進行
不同的學習內容會在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形成興奮點。一般說來,學習一段時間的文科之後,最好能夠換成理科,如在語文學習之後最好不要繼續學習英語,而是換成數學等理科,這樣可以讓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
(4)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至少應該保證8小時的睡眠。睡眠是大腦的主要休息方式,充分睡眠才能使大腦消除疲勞,保證大腦正常工作。因此,家長應安排好孩子的睡眠時間,養成早睡、早起、定時上床的好習慣,讓孩子睡得足、睡得穩,不要讓孩子開夜車,避免因為過於疲憊而影響第二天的學習。
(5)適當的娛樂活動
學習是一件漫長而又艱苦的工作,在功課較輕的晚上,可以讓孩子看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有節製地玩玩電腦遊戲、上上網,在周末,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公園、遊樂場或者電影院,既可以讓孩子得到充分的放鬆,又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從而使孩子更加熱愛父母,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