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以哪種方法進行複習,幫助孩子養成定期複習的習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平時不放鬆,考試不緊張”,就是這個道理。在平時打好基礎,把各種知識掌握牢固,考試的時候當然就不會費力,而且還會取得好成績!
9.全麵學習,不偏科
一位家長對我說:他本身是從事文科工作的,也許是受自己的影響,孩子從小就喜歡讀書寫文章。在小學低年級時,孩子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數學作業之外,課餘時間大都用來看故事一類的課外書,對於數學書從來不沾邊,更談不上自覺地去做數學習題了。由於小學中低年級數學知識比較簡單,學習任務不是很重,因此,當時看不出孩子的數學成績與其他學生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孩子的數學成績就明顯比別的學生要差一些,每次考試的分數都不高,有時甚至還不及格。雖然孩子的語文很好,尤其是作文,經常能拿高分。但是,畢竟中考、高考是綜合性的考試,他感到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數學成績肯定會拖後腿,到那時再抓,恐怕為時已晚。再者,過於偏科難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也不利。
與這位家長類似,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偏科的問題。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考慮到孩子將來的發展,這些家長難免會憂心忡忡。
雖然現代社會的分工很細,確實需要孩子將來有一技之長,但是,如果孩子在打基礎的時候就開始偏科,就會影響對他的基本素質的培養。實際上,在學校的教育當中,文理分科一直是到高中才開始的,專業技能的培養直到大學才開始。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糾正孩子偏科的現象,這不僅有助於提高他們的綜合成績,對於他們個人素質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孩子在某些科目上有專長,比如有些孩子更擅長數學物理,而有些孩子擅長語文英語,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我們可以在要求孩子全麵學習的基礎之上,適度培養孩子的專長科目,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那麼,怎樣糾正孩子偏科的習慣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對薄弱科目的學習興趣。
家長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每當他們要求孩子“不要偏科”時,孩子就會說:“可是我就是不喜歡這一科啊!”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其實,學習興趣是可以培養的,當孩子體會到學習某一科目的樂趣時,他自然就會產生興趣,願意去學習了。
一位母親對我說,她的孩子就特別不喜歡數學,每天學習數學,拿著課本看了還不到十分鍾就沒精神頭了,哈欠連天,稍微遇到難一點的題目就不願去思考,如果硬讓他思考,他就顯出懨懨的樣子。為此,這位母親想了許多辦法。一開始,她讓孩子從簡單的題目做起,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是一古腦地全程講解,而是一步一步地點撥啟發他,盡量讓他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等孩子能夠解出一些步驟了,就不斷地鼓勵他:“你頭腦挺聰明的嘛!”“隻要肯動腦,數學對你來說一點也不難”……由於經常做題目,孩子對數學書中的一些概念很熟了,解題的速度逐漸快了起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他對數學這門功課有了興趣,學習成績從七八十分上升到九十五分左右,成績一直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