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7:瑪莎·華盛頓——“幸福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態,而非我們的處境”(2 / 3)

不料兒子走後又是音信全無。有人告訴她說兒子在一次戰役中戰死了,她不信,一個大活人怎麼能說死就死呢?她甚至想,兒子不僅沒有死,而是做了軍官了,等打完仗,天下太平了,就會衣錦還鄉。她還想,也許兒子已經娶了媳婦,給她生了孫子,回來的時候是一家子人了。

盡管兒子依然杳無音信,但這個想象給了她無窮的希望。她是一個小腳女人,不能下田種地,她就做繡花線的小生意,勤奮地奔走四鄉,積累錢財。她告訴人們,她要掙些錢把房子翻蓋了,等丈夫和兒子回來的時候住。

有一年她得了大病,醫生已經判了她死刑,但她最後竟奇跡般地活了過來,她說,她不能死,她死了,兒子回來到哪裏找家呢?

這位老人一直在村裏健康地生活著,已經滿百歲了。直到現在,她還做著她的繡花線生意,她天天算著,她的兒子生了孫子,她的孫子也該生孩子了。這樣想著的時候,她那布滿皺褶與滄桑的臉上,立刻會變成像繡花線一樣絢爛多彩的花朵。

每一次見到這位老人,人們都會有無限的感慨。一個希望,一個在世人看來十分可笑的希望,一直滋養著她的人生,支持著這樣一個脆弱的生命在蒼茫的人間走了幾十個春秋。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換取希望對於人的價值。因為沒有什麼比希望更能改變我們的處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一有什麼坎坷不順之事就怨天尤人、妄自菲薄,讓生命浸泡在無盡的哀愁傷悲中,那生活將會冰雪覆蓋,陰沉寂寥。

在《遼寧青年》的“語叢”欄目中,有一句話曾深深地打動過許多人,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假如上帝在你麵前撂下了一座山,那麼你絕不要在山腳下哭泣!翻過它就是了!”多麼富有哲理的話呀!女性朋友們,不管生活中你遭受到多麼大的委屈和不順都不要讓生命從此消沉頹廢下去,給自己一個希望,繼續前行,也許明天你就能迎來一片輝煌。

向著太陽,陰影就在你身後

瑪莎曾用極其簡潔的話道出了人類的大智慧。她說:“幸福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態,而非我們的處境。”然而現實生活中,隻有很少的人能夠領悟到這一點。

兒科病房裏,躺著兩個可愛的小女孩,她們都因為患有先天性心髒病而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使得小女孩幼嫩的胸脯上留下了一道永遠不會消除的傷疤。

一個小女孩很傷感,常常淚水漣漣地說:“這可惡的傷疤使我不再完美,我詛咒!”而另一個小女孩卻笑盈盈地對人說:“感謝這傷口,它使我擁有了美好的生命,我感激!”

不同的心態,對所發生事件的評價是如此的不同,它必然會對處理問題的態度發生影響,也會對今後的人生之路產生影響。

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鵝毛多漂亮!”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英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這樣生活才能妙趣橫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瑪麗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孩。她的心情總是非常好,因為她對事物的看法總是正麵的。

當有人問她近況如何時,她就會答:“我當然快樂無比。”她是個廣告策劃經理,也是個很獨特的經理。因為她換過幾家公司,而每次離職的時候都會有幾個下屬跟著她跳槽。她天生就是個鼓舞者。如果哪個下屬心情不好,瑪麗也會告訴他怎麼去看事物的正麵。

這種生活態度的確讓人稱奇。

一天一個朋友問瑪麗:“一個人不可能總是看事情的光明麵。這很難辦到! 你是怎麼做到的?”瑪麗回答道:“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瑪麗,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然後我命令自己要快快樂樂地活著,於是,我真的做到了;每次有壞事發生時,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從中學習。我選擇了,我做到了;每次有人跑到我麵前訴苦或抱怨,我可以選擇接受他們的抱怨,也可以選擇指出事情的正麵。我選擇後者。”

“是!對!可是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吧。”朋友立刻聲明。

“就是有那麼容易。”瑪麗答道,“人生就是選擇。每一種處境麵臨一個選擇。你選擇如何麵對各種處境。你選擇別人的態度如何影響你的情緒。你選擇心情舒暢還是糟糕透頂。歸根結底,你自己選擇如何麵對人生。”她說話的時候,目光輕鬆卻意味深長,十分感染人。

她曾被確診患上中期乳腺癌,需要盡快做手術。手術前期,她依然過著有規律的生活。她每天早上六點半就醒來,做做關節活動,上午收拾房間,中午照常喝著午茶——那種加奶的紅茶,傍晚插插花,睡前認真寫日誌。所不同的就是,每天下午三點半的時候要接受醫院規定的檢查。對於來檢查的醫生,她總是微笑接待,讓他們感到輕鬆無比,盡管檢查的時候,她感覺十分不舒服。

直到手術麻醉之前,她仍然對主治醫師說:“摩爾,你答應過我,明天傍晚前用你的拿手的比薩餅換我的插花!別忘了!上次的奶酪火腿配西芹的比薩,味道真好,讓人難以忘懷!”直叫摩爾哭笑不得。手術果然進行得很順利。兩個月後的一天,朋友瑪麗來探望她,她竟然馬上忘記疼痛,要送瑪麗一件自己剛剛被醫院允許做好的插花。等到她出院時,她與醫科室一半的人都交上了朋友,還有那些病友。因為人們都被她輕鬆的堅強所感染和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