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春的萬花筒(7)(3 / 3)

孟敏善於權衡利弊,深知悲悲切切遠不如輕裝前進才得好,這才不再計較已有的損失,幹脆利索,隻管向前!這個故事就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這就是,在前進的征程中,我們應該學會權衡利弊,並認定豁達開通遠勝於苦惱煩悶——正如那孟敏。過去的畢竟已逝,猶如孟敏手中的碎瓦罐,當我們明白"不複能用,顧之何益?"重新振作,積極生存,雨後的陽光會更加絢麗!

十八、不如意事常八九

要學會不怕吃虧、主動吃虧。與人相處時,應該有一定的包容心。吃虧不是說你就虧了,而是你麵對事情具有寬廣的胸懷,這是高尚人格的表現。事實上,在很多僵持不下的情況下,主動吃虧的人總是能夠贏得更多的尊重,而事情本身也因此而得到圓滿解決。

有一天,歌德到公園散步,迎麵走來了一個曾經對他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評的批評家。這位批評家站在歌德麵前高聲喊道:"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答道:"而我正相反!"一邊說,一邊滿麵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的幽默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歌德有了這樣的一笑,顯示出自己的心胸和氣量。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期望愛情甜蜜者,難免有失戀的苦惱;一向和諧的家庭,也短不了"馬勺碰鍋沿"的爭吵;被認為可信賴的朋友,偶爾的誤會竟產生隔膜;為事業而奮力拚搏,也許會遭到平庸者的嫉妒……生活中的這些"不如意",常常考驗著一個人的修養水平:有的人泰然處之,從容以對,用真誠化幹戈為玉帛;有的則怒形於色,耿耿於懷,因褊狹積小怨為仇端。學會忍讓,這看似極簡單的事兒,有化解生活中各樣煩惱的神力,能使你人生路上充滿信心、愉快和陽光。

忍讓是一種眼光和度量,能克已忍讓的人是真正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現。

"要是有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不要去理會他們,更不要想去報複。當你想跟他一般見識的時候,你傷害自己的,會比傷到他人的更多。"這話很耐人尋味。

欲製服一個大發脾氣的人,再沒有比"忍氣吞聲"更好的了。

人生中有很多幸福的經曆,也有很多糟糕的經曆,唯有學會忍耐,你在人海中才能遊刃有餘。

幾多痛苦,幾多折磨,幾多困難,幾多險境……幾乎每個人在生命的旅途上,都會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當你不甘心做命運的奴仆而又未能扼住命運的咽喉之時,必須學會忍——讓所有的痛苦都在忍耐中得到淡化,讓所有的眼淚都在忍耐中化作輕煙。

十九、永不放棄

當我們麵對逆境時,絕不能放棄。

某人家境十分貧寒,從小就幫助父母務農,沒有接受過多少正規教育。他意識到不能繼續留在鄉下,於是就跑到城裏去找表哥。一個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無一所之長的人要想在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的城市裏尋覓一份工作,並闖出一番事業,是很不容易的。表哥對他說:"這是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所以,我覺得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知識,這將是你改變逆境的最佳方式與途徑。"他問表哥:"你覺得我該怎麼做呢?"表哥介紹他去汽車修理廠做工。

他邊工作邊學習,短短一年,就成廠一個技術嫻熟的汽車修理工。他的收入也不錯,但他卻不安於現狀,很快便熟悉了整個市場經營方式。等到他有了一定積蓄以後,就開始自己單獨創業,到如今,他已經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富翁。

一個人的成就和他所未能達到的成就都是他自己行為的最直接的結果。人的怯懦與勇敢都是他自己的心理與行為,而不是別人能夠左右的,因此隻能由他自己去努力改變。他所處的環境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造成的,因此,他的痛苦與幸福都隻能由他自己把握。

強者不可能改變弱者,除非弱者情願被改變。所以,弱者必須通過自己才能變得強壯。隻有他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一切。

不要小看自我心理調節,有的人能忍受嚴重的挫折而不灰心,有的人僅僅遇到不太嚴重的挫折就意誌消沉,這是心理承受力不同的表現。成功人士往往能夠在失意時迅速地調節自己,使自己始終保持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