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健康教育首席專家田本淳談到了信息和信息傳播在疾病控製方麵所起的作用,對此,他強調幾大原則:
第一,作為主流媒體,權威媒體在引導公眾輿論方麵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責任。在一個疾病流行的時期,公眾當中所傳播的信息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不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有的完全是偽造的。因此主流媒體要正確引導公眾輿論。
第二,新聞媒體在捕捉新聞、提高收視率時,還是以穩定公眾情緒、有利社會和諧為基本原則。
第三,堅持科學態度,在公眾宣傳中強調要樹立公眾的公德意識,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有了症狀自己應該首先防止傳播給他人,所以,隔離是一種必需之舉。
第四,對不同群體的宣傳要注意針對性的問題,宣傳力度要區別對待。
第五,關於畫麵形象與語言統一性的問題。他舉例說:“我記得在2003年SARS期間,我忘記是哪一個電視台的節目在報道醫務人員穿著防護服進行隔離、控製畫麵的時候,語言表述內容並不恐怖,但是畫麵有點像防化、生物恐怖的狀況,給人的震撼比較大,像這樣的鏡頭可能會給受眾不良的刺激,這些我們還是要注意,在形象方麵要有一個基本原則,不產生負麵影響。”
——來源於中國網《專家:甲型流感對人類威脅最大 重疾病防控宣傳》
細節之中綻放的美麗
“凡是美的都沒有家,流星、落花、螢火,最會鳴叫的藍頭紅嘴綠翅膀的王母鳥,也都是沒有家的。誰見過人蓄養鳳凰呢?誰能束縛著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沈從文先生曾經用這樣的文字描述美與自由的關係,在他的眼中,美麗是以自由為前提的,而曾平用自己的鏡頭演繹著不自由的美麗。
曾平手記:被隔離也會找到樂趣
當老吳乘坐的南航波音777-200包機離開墨西哥城的時候,曾平尚處在隔離的第四天中,生活多少還是有些枯燥。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被隔離者大多數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房間內,彼此之間幾乎沒有接觸;而忙於工作的醫護人員,也很少有閑暇時間與他們交流。
房間內的一盆塑料花,樓下草坪上的一隻喜鵲,都成了曾平快樂的來源。
長時間從事文學創作的經曆,讓他深知細節的重要性。文學作品中的情節往往都是大的框架,有血有肉的東西卻常常來自於細節。隔離期間,人的身體是不自由的,因而心靈對自然、自由的向往更加強烈,所以,在曾平的眼中,很多曾經習以為常的東西漸漸被塗上了新的色彩。
比如一束塑料花,雖然它是塑料的,但還是會讓人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溫暖。那亮麗的顏色會讓人覺得,原來希望的力量也會蘊藏在這沒有生命的事物中。
圖:被隔離在酒店當中,卻驚喜地見到送花姑娘。(《今日中國》 曾平)
窗外草地上的喜鵲和貓更是讓他格外驚喜。
剛剛開始隔離的時候,疫情相對比較嚴重,所有人的情緒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在曾平所在的樓下,到處都是保安和工作人員,人員出出進進、來來往往,貓和喜鵲都不敢出現。
而現在,崗哨撤了,人走了,喜鵲在地上悠閑地踱著步子,貓也在草叢中以自己的方式盡情“遊戲”。
這一切,不正意味著情況漸漸好轉嗎?
在曾平的眼裏,這是一種人和自然的和諧。假如還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又怎麼會有這般愜意的景象呢?這一切,都孕育著希望,讓人知道事情正在朝著光明、樂觀的方向發展。
從細節中發現美,從美好中感受幸福,這是一種觀察能力。當曾平將這些圖片發到網上之後,他接到了朋友的電話,朋友笑著調侃道:“你觀察得越來越細了,如果你再住下去,隻怕連看到螞蟻也會覺得親切了!”
曾平笑而不語,他知道,距離自由已經越來越近了。
老吳日記:空中的微笑
美是有共性的,隻要你有一顆善於發現眼睛,有一顆隨時感恩的心,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就一直在身旁環繞。
從墨西哥回到中國的行程中,雖然幾十年歲月的風塵已經讓老吳能夠坦然麵對一切,但是他還是隨時被感動著:機組人員熱情細致,他們把老年人和孕婦安置到前排,並小心翼翼地幫助乘客係好安全帶;複旦大學的盧洪舟教授給大家詳細講解著預防流感的知識,並放映製作的宣傳片,他告訴老吳,雖然他也知道這是一次危險的航程,但他仍然很想來。因為在這次特殊的航行中,他能夠傾盡全力,保障航班的安全,雖然回去也會被隔離,但是這個過程之中品嚐到的人生滋味是別致的。
在接受記者連線的時候,女乘務員譚幸珊略帶靦腆,她紅著臉說“能執行這樣的任務是她的光榮”,雖然她們將連續工作40多個小時,但是每個人都保持著一種飽滿昂揚的精神狀態,她說:“雖然我也知道回去會被隔離,但這是我的工作,請祖國人民放心!”她清脆的笑聲在機艙中響起時,機上的所有乘客都報以感謝的笑容。
誰也不能否認,盛放在這幾萬裏高空中的是世間最甜美的笑容。
相關鏈接
我國最早8月份生產出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李德新表示,中國最早將於8月生產出可供使用的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疫苗。同時,中國已具備對人感染“豬流感”病例的檢測、診斷能力,盡管中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人感染“豬流感”病毒,但已掌握病毒序列情況,並可以采取一些檢測方法確診病例,根據這種方法,從疑似到確診病例,需要24小時左右的時間。
中國目前還沒有從墨西哥、美國或世界衛生組織得到活病毒,而美國疾控中心正在開發用於病毒核酸檢測的試劑,該試劑將在近幾天內送到中國,這將有助於中國進行人感染“豬流感”的病例診斷。
李德新表示,目前我國有不少企業可以生產流感疫苗,國內的生產技術是成熟的,世界衛生組織有望於5月中旬為中國提供人感染“豬流感”病毒株,隻要獲得用於生產疫苗的病毒株,最快3個月左右就可以生產出疫苗。
——來源於人民網
完全遏製“豬流感”病毒不現實
自甲型H1N1流感爆發以來,世界衛生組織不斷提升其警戒級別。世衛駐中國代表韓卓升表示,流行病警戒被提到更高階段,表明它在更大範圍內流行的可能性在增加,當然,這不是必然的。這項決定主要是基於病毒在人類之間的傳播已被證實,且病毒已具有在社區級別爆發傳染的能力。由於病毒的廣泛存在,眼下完全遏製疫情是不現實的,當前的工作重點應放在緩解措施上。未來將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測,麵對這種新病毒,我們應該更好地了解它。
——來源於《南方周末》《世衛駐中國代表:完全遏製“豬流感”病毒不現實》
海外護僑包機事件回顧
2000年6月16日:所羅門群島發生騷亂,中國政府派南航包機接回116名僑民。
2006年4月:所羅門群島再次發生大規模騷亂,中國政府數次派包機撤出被困的600餘名華人華僑。
2006年5月:隨著東帝汶局勢的失控,中國政府派包機撤離了200多名華人華僑。
2008年11月:泰國政局動蕩,中國政府派7架包機飛赴泰國,接回約2000名滯留泰國旅客。
——來源於《法製晚報》《80小時!包機接回98名同胞》
博友之聲
ai達靜:扶搖直上九萬裏——乘包機歸故鄉
題記:
用一片執著的文字,走過一段難忘的經曆。
讀卡器沒帶,照片一時導不出來,隨後再貼上去吧。
清晨6點,隔離區賓館。從窗外望去,上海郊外的青色河塘從樓下悄然而過,遠處是密密麻麻的農家庭院,還有一片片綠色的菜園。陽光的箭簇燦爛輕柔地撫過大地,鳥兒或是高歌或是低鳴。在都市的節奏中突然感受到純淨的自然田園之美,一份久違的熟悉和懷念。
開始受時差折磨,時差像個調皮的孩子,老是在你耳邊吹吹風或是撓撓腳心,輾轉反側,眼睛愈發瞪得更大。索性爬起來看看博友的留言,心頭湧過陣陣溫暖。
5月5日下午4:30,包機終於抵達浦東機場,萬裏越洋飛行,極其嚴格的防疫措施,再加上天氣原因晚點7個小時,都在持續考驗著大家的耐性。飛機著落的一刹那,大家按捺不住激動拚命鼓起掌來。
這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行,朋友開玩笑說:“經曆這次‘豬瘟’,政府包機,回去再隔離一下,你的人生才算完整……”於是,我奔著完整的人生大踏步邁進。
墨時間5月4日晚10點,匆匆趕到墨西哥機場,一路過來暢通無阻,原本40~60分鍾的車程,15分鍾就到了。機場已經來了很多同胞,大家在有序地check in,口罩和黃色皮膚,是我們共同的特點。看到使館的同事們在緊張地忙碌著,有的在安排我們填表,有的在給我們發放食物飲用水。他們想得很周到,連“清開靈”口服液也帶過來了,還有100份麥當勞,挺不容易的,在餐廳都關門大吉的時刻。
媒體在人群中捕捉鏡頭,看到人民日報、新華社、鳳凰衛視等,原來新聞現場是這樣的……國外的記者有美聯社等,我被抓住問了幾句,而且要求用中文回答,問題都差不多:你在墨國待了多久,做什麼,為何要回去,什麼心情…… 他們捕捉鏡頭,我就捕捉他們。
11點半,過安檢,去候機區等待,跟老公揮別的一刹那,突然感到一陣失落。他一直遠遠地望著,探頭望著,直到背影消失。平時老欺負他,待在家裏的這段時間裏,還因為心情不好跟他發火,他都默默地包容著,一如既往地疼愛,離別才知情重,愛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感恩和回報。
除了等待還是等待,同行的朋友帶著小孩,妞妞純真地叫著阿姨,跑來跑去,她歡快地笑著叫著。成人的世界裏,大家或是三兩成群地講話,或是獨自打著小盹。淩晨1點,中國駐墨西哥大使來看望我們,帶來了中國政府的慰問和祝福。身處異國感受到國家和同胞們的惦記和關注,漂泊的孤獨突然被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所代替。
淩晨4點終於登機。看到南航波音777寬體客機,顯眼的木棉花莊嚴屹立在空曠的機場,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眼淚嘩嘩的,大家對著木棉花一陣哢嚓。整個登機和飛行過程防疫措施很嚴格:
1.登機前必須全部換上N95(口罩型號)高效過濾口罩,整個飛行過程要跟口罩形影不離。
2.登機前體溫檢測2次,飛行過程中又被關心2次。
3.最細致的在於,座位必須間隔而坐,一排10個座位,隻能坐3個人。就餐必須間隔著來,意味著當我就餐的時候,旁邊的鄰居就幹瞪眼咽口水。不過一路都是麵包,直把人吃得想絕食。
4.發放達菲藥片和免洗消毒液。
5.南航的飛行力量也是精挑細選的,機長是南航飛行部副總,安全飛行30年。乘務長是客服副總,優質服務28年。我一向怕坐飛機,有種惴惴的不安感。有次出差去濟南,飛機遇到強烈的氣流顛簸,俺掐著女老總的手,淚都快出來了。但這次感覺不同,相當有安全感。
若不是在蒂華納機場降落時遇到大霧天氣,被迫飛往洛杉磯,又在洛杉磯苦等4個小時,估計俺們6號中午就到了。一路狂睡,睡不著也得睡,誰讓俺暈機呢!其他的同胞,有的睡,有的來回走動活動筋骨,有的看航空頻道……24小時在平時過起來飛快,這次卻顯得特別漫長,尤其當你心懷期冀的時候。
北京時間5月6日下午4:30,終於成功橫跨太平洋,來到了祖國的懷抱。著陸的一刹那,整個機艙響滿掌聲。迫不及待打開手機,無數條信息打濕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你在路上,無論回來多晚,希望第一時間得到你的消息。
歡迎回到祖國懷抱!我們在深圳想念你!
怎麼還沒到啊?回來一定記得給我電話!一路平安!很想見見國內朋友,一個個電話過來慰問,心兒早就跑到了浦東機場以外,期待著把酒當歌高談闊論。可是還不行,穿著白色生化服的醫護人員上來了,逐個檢測體溫。然後每次4個人往出口走,在校驗過護照信息後,我們坐上大巴,由警車開道,來到了這個坐落在郊區的賓館隔離7天。
朋友開玩笑著說:“都享受到國家領導人的待遇了……”
一介平民,有生之年有這樣的際遇,確是一段很特殊的經曆。大巴上,大家還在回味,一兄弟說,真的是中國強大了,才有今天的待遇。如果在一二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是啊,國家之間的交往如同人與人的交往,你會發現,當一個國家強大的時候,國人連說話都是昂首挺胸、很有自信的,反之,如果你來自落後的國家,別人對你的眼光和態度,可能就是禮貌中帶著不屑。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話語權越來越高,我們已經感受到這種能量。衷心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來源於ai達靜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