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唐由之:走近護眼大家,換得明亮雙眸
唐由之,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研究員,中醫眼科專家。1926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942年拜眼科名家陸南山為師,5年後在杭州開設眼科診所,1951年加入聯合診所。1952年考入北京醫學院醫療係,1957年畢業,分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從事眼科的研究、臨床、教學和科技管理工作至今。
唐由之教授從事眼科工作60餘年,經驗豐富,曾多次為國內外著名人士診治眼病,特別是曾為毛澤東做過內眼手術。他善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病,其研究發明的“白內障針撥術和套出術”,開創了從睫狀體平坦部切口做內眼手術的途徑;近年,又創造性地設計出新術式——睫狀平坦部濾過術,對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具有顯著療效。此外,他還在視神經病變、各種視網膜血管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等眼病的治療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勤做眼保健操,防近視於未然
大師手記
我們熟悉的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學眼科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自我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太陽穴、風池穴等穴位的按摩,使眼部氣血通暢,改善眼肌、視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常做眼保健操,平時注意用眼衛生,可以預防、控製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與發展,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摘自《科技日報》
國醫釋讀
眼保健操作為中國校園文化的傳統,早已融入幾代人的生活,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針對前不久社會上對“眼保健操科學性”的質疑,唐由之教授指出:“眼保健操是有科學性的,長期做可以起到緩解視疲勞,預防青少年近視的作用。”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問世。它根據中醫經絡理論,對原來的兩個章節進行修改,又對其中一個章節進行替換,總時長仍為5分鍾。在保證效果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不僅使學生全身得到放鬆,而且新穎的方式也使學生們感到“很有意思”。其方法如下:
第一節:閉目入靜
動作要求:坐姿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等寬,雙臂自然下垂,身體挺直,全身放鬆,兩眼輕閉。
動作要點:兩眼輕閉,切勿睜眼。
第二節:按壓睛明
動作要求: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雙側睛明穴,其餘手指呈握拳狀,每拍按壓一次。
動作要點:由於睛明穴離眼球很近,做操前要保證手部衛生,同時力度要適宜。
第三節:按揉太陽、攢竹,抹刮眉弓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雙手拇指按揉太陽穴,食指按揉攢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食指彎曲,餘指握拳,由眉毛內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動作要點:對太陽穴和攢竹穴采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擠壓。抹刮眉弓時,采取由內向外的方式進行。
第四節:按壓四白
動作要求:每拍按壓四白穴1次。
動作要點:取準穴位,采取按壓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為按揉穴位不易準確。
第五節:撚壓耳垂,轉動眼球
動作要求: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夾住耳垂,每拍撚壓1次。轉動眼球,第一、二個八拍眼球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左、下、右。第三、四個八拍眼球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右、下、左。每拍轉動一個方向。
動作要點:耳垂采取撚壓手法,而不是擠壓和按壓手法。轉動眼球時,頭部不動。
第六節:揉撚合穀,眺望景物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右手拇指壓於左手合穀穴,食指墊於掌麵與拇指呈對應位置,每拍揉撚1次。第三、四個八拍,左右手互換,每拍揉撚1次。與此同時雙眼遠眺景物。
動作要點:合穀穴采用揉撚手法。遠眺景物與揉撚合穀穴同時進行,但須注意,遠眺時應背向陽光,盡力眺望遠處目標。如在教室內做眼保健操,應起立通過窗戶注視遠處目標。
健康回音壁
近視眼大多是由不良的用眼習慣引起的,但也與飲食偏好有關,由於經常偏食或挑食,造成營養不能供給身體和眼睛生長之需要,導致近視眼發生。已經患了近視眼的青少年,要少食酸性和甜性的食品,因為食糖過多,會使血中產生大量的酸,阻礙食物中鈣離子的吸收,這對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另外,近視眼患者除補充蛋白質、鈣質和磷質、維生素等,還需補充鋅、鉻等元素。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奶粉、茶葉等食物中鋅的含量較高;牛肉、穀物、肉類、肝類等物品中含鉻較為豐富。
專家妙方,讓你擺脫沙眼的苦惱
大師手記
中醫對於沙眼的治療,一般可分為藥物、手術、針灸三大類。藥物一類,又有內服藥與外用藥之分,而外用藥中又有點眼藥與洗眼藥的不同。
——摘自《沙眼和沙眼並發症中醫療法》
國醫釋讀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是青少年時期的常見眼病。孩子說眼睛不舒服,眼睛內像有沙子的感覺,有強光刺激還會流淚。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患了沙眼。
所謂的沙眼,並不是沙子真的進入眼內,而是因瞼結膜表麵形成粗糙不平的外現,形似沙粒而得名。沙眼急性發作時,眼睛發紅,有異物感,怕光,眼部分泌物增多,迎風流淚,眼結膜上可見濾泡及乳頭增生。孩子患了沙眼,如果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逐漸進入慢性期,早上起床時出現眼屎粘住眼睫毛的情況,繼續發展成重症,則會出現合並症,如眼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且眼球幹燥等症狀更加明顯,甚至會影響視力。
關於沙眼的治療,中醫分為藥物、手術、針灸三大類,其中,手術與針灸都需要專門的醫師操作。這裏我們隻向大家介紹唐老用藥物治療沙眼的幾種方法:
1.內服藥
中醫認為,沙眼是因“脾土濕熱或風熱”而發生,因此在治療上也就采用以“清利脾土濕熱”或“清除脾土風濕”為主的方法。在此,唐教授為大家推薦了除風清脾飲和歸芍紅花散。
(1)除風清脾飲
【組成】陳皮、連翹、防風、知母、玄明粉、黃芩、玄參、川連、荊芥穗、大黃、桔梗、生地各10克。
【用法】研末,煎湯去渣,食遠服。
本方適合治粟瘡症,症狀為沙澀而癢,眼內好像有米粒一般,症狀重的患者畏光流淚,翻開眼瞼能看到形似粟米、紅黃而軟的顆粒。
(2)歸芍紅花散
【組成】當歸、大黃、山梔、黃芩、紅花(以上各藥用酒洗微炒)、赤芍、甘草、白芷、防風、生地、連翹各等份。
【用法】研末,每服9克,食遠服,白水煎服。
本方適合治椒瘡,症狀為眨眼睛時磨眼而多淚,或覺幹燥癢痛,睡醒之後眼屎多,眼瞼略有腫硬,不易睜開,翻轉瞼皮可見血滯而紅,絲脈不清,有紅而堅的顆粒,嚴重的疙瘩高低不平,並且以上眼瞼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