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善心造淨土,惡心造地獄(1 / 1)

第二十四章 善心造淨土,惡心造地獄

日本明治時代有一位著名的南隱禪師,他境界很高,常常能用一兩句話給人以深刻的點撥,很多人慕名而至,前來問佛參禪。有一天,一位官員前來拜訪,請南隱禪師為他講解何謂天堂、何謂地獄,並希望禪師能夠帶他到天堂和地獄去看一看。

南隱禪師細細打量了他一番,然後問道:“你是何人?”官員說:“在下是一員武將。”南隱禪師哈哈大笑,然後用很刻薄的語言嘲笑道:“就你這副模樣,居然也敢稱自己是一位將軍!真是笑死人了!”官員大怒,立刻讓身邊的差役棒打南隱禪師。南隱禪師微微一笑:“你不是讓我帶你參觀地獄嗎?看,這就是地獄!”官員頓時明白了南隱禪師所指,心生愧疚,並為南隱禪師的智慧所折服,於是走到禪師麵前,恭恭敬敬地低頭道歉。南隱禪師笑著說:“看啊,這不就是天堂了嗎?”

在聽到南隱禪師的辱罵之後,這名官員勃然大怒,甚至喝令手下棒打禪師,一念之間,便墜入了地獄。但是,當他明白禪師的用意,以平和虔敬的心對待所發生的事情時,天堂也就出現在他眼前了。用吉祥上師的話來說,就是“善心造淨土,惡心造地獄”。同樣的一個人,隻是轉念之間,就有了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的確,心懷善意的人,他的心猶如夏日的涼風,源源不斷地給世人送去清涼。眾生皆有情,總有人會回報他這份清涼之意,也會用善心為他營造一個和諧、充滿溫情的人際天堂,這是種善緣的果報。而心懷惡念的人,猶如散布冬季的惡寒,讓人避而遠之,他也隻能獨自領受眾人唾棄、沒人幫襯的果報,這正是他用自己的惡心造的地獄。

有一個住在鄉下的人,在他住宅附近有一片天然的窪地。水從遠處山丘上的蓄水池中流出,通過一個可以調節水流大小的閥門開關,然後緩緩地注入窪地裏。夏天是寸水充沛的時節,這片窪地中蓄滿了水,澄澈的水麵上會鋪滿盛開的蓮花。窪地旁邊的林子中傳來蟬鳴鳥啼,分外熱鬧。這個人在蓮池邊豎起的“這裏的蓮花歡迎你”的標語,吸引著周圍的鄰居和風塵仆仆的路人。他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一切,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理由。”

然而,有一段時間他無暇顧及莊園,便將房子轉租給了另一個人。新房客是個很實際的人,他一住進來,就先把連接蓮花池與蓄水池之間的閥門關閉了,之後移走了“這裏的蓮花歡迎你”的標語。很快,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蓮花凋謝了,池中的遊魚沒有了,岸邊不再有芬芳的野花,鳥兒也不願在此停留,欄外成群的牛羊再也飲不到甘甜的清泉了。這些變化讓曾在天堂般的蓮花池邊玩耍的孩子失去了一片樂土。

同樣的一池蓮花,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把它建成天堂,有的人卻隻能把它變成地獄呢?當我們願意讓心靈的清泉汩汩流出的時候,池裏的蓮花就會被愛心滋養,靜靜綻放;而當我們心靈的閥門無情地關閉時,我們就隻能看到一池枯萎的蓮花。

一念善起,處處皆是天堂;一念惡生,人人皆是地獄。

吉祥慧語:

一念善起,處處皆是天堂;一念惡生,人人皆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