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3)(3 / 3)

此外,孩童的情操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偶爾在孩子提出問題,卻正值母親忙碌的時候,母親會為了自己的方便而漠視孩子的問題,並告訴孩子:“媽媽現在很忙,等一會兒再說。”甚至還會拒絕孩子,說:“媽媽不是早就教過你,告訴過你了嗎?你到底要問多少次才能明白?”

結果會令孩子不滿。這種不滿的累積會給孩子的個性蒙上陰影,甚至影響他將來的一生。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才能培養出情緒安定的孩子。

如果孩子本來就了解的事,卻一問再問,這表示孩子想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尤其是在弟妹出生以後或家中有其他小朋友時,會經常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換言之,孩子發問的目的,不在於得到答案,而是為了要引起家長的回應。

這時候,隻要注意孩子的態度,就可以得知了。例如:孩子會發出撒嬌的聲音,糾纏著母親,並且不斷地提出問題等等。這時,不要拒絕孩子,而要了解孩子寂寞的心情,想要引起注意的心理狀態。如果家長沒有理解這種心態而有所回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欲求不滿,而引發其他想引起注意的行動。例如:毀壞東西、大喊大叫,果真這樣就麻煩了。

對待孩子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問題,父母應該端正回答的態度並講究回答的方式方法。

1.要表揚孩子

當孩子提出為什麼時,父母要表揚孩子肯動腦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有的父母嫌孩子纏人,會對孩子說:“去去去,不要問個沒完沒了,長大了就會知道的。”這是不對的,這樣做會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孩子會因為怕父母責罵而不敢再提問題。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父母千萬不能嫌麻煩,要鼓勵、表揚孩子肯動腦筋,同時,要認真地和孩子一起探尋問題的答案。

2.要多采用啟發式

當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時,如果問題太難,考慮到孩子回答不出來,可以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如果問題不是太難,孩子自己動腦筋後能夠回答,父母則不要將問題的答案說出來,而要對孩子進行啟發,鼓勵孩子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如孩子提出“水是怎樣流動的?”時,這個問題通過做一個小實驗,孩子就會自己得到答案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做下麵小實驗:用硬紙板做一水槽,在水槽中倒上水,然後將水槽變成一頭高一頭低,這個時候讓孩子注意觀察,孩子會發現水是由高處往低處流的。

3.不要告訴孩子錯誤的答案

如果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不妨先了解孩子的提問原因,有時孩子不一定是真的要得到答案,隻是為吸引大人注意而已,這時不妨用語言和表情向孩子示意自己在注意他。不能不懂裝懂,含糊其辭,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會回答,等我看過書後就告訴你。”或者對孩子說:“等你上學後你自己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做,可以激勵孩子將來好好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激發孩子多問“為什麼”

父母箴言

對什麼都感興趣,對什麼都想去摸摸、看看,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探索欲望對他各方麵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因此,當父母麵對孩子的“為什麼”時,請不要不耐煩,而是應該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孩子的每一個問題。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當他們開始去向父母問問題的時候,說明孩子已經在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在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問題了,這時父母千萬不能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應該耐心地去回答孩子的問題。

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於探索新知,敢於創新的動力。好奇心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能帶著孩子在知識的天空裏展翅高飛。父母可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小時候是一對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倆在大樹底下玩,兩人產生了爬上樹去摘月亮的想法。結果,不僅沒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鉤破了。他們的父親見此情況,不僅沒有責罵他們,而且還耐心地開導他們。

在父親的引導下,兄弟倆日夜為製作能騎上天的“大鳥”而努力。這期間,父親不失時機地買了一架酷似直升飛機的玩具送給他倆,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對製造升空裝置的濃烈興趣。他倆不斷地學習升空技術方麵的知識,翻閱了大量有關飛行的資料。在父親的鼓勵下,經過多次試驗,兄弟倆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孩子由於好奇自然會提出些問題,可是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問這麼多,煩不煩?”也許,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不斷的嗬斥聲中毀滅了。其實,父母應該做的是注意傾聽孩子的問題、想法,尊重孩子的觀點,積極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這樣,孩子就能在不斷地發現和思考中增強創新能力。

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