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功沒有捷徑,隻有方法2
成功的秘訣——阿憶
能使我們追求成功的努力得以善始善終的保障,首推持久的熱忱和自甘寂寞的實幹精神。人的天性中存在著太多喜新厭舊的和易於善罷甘休的情緒,這種情緒盡管還不至於使我們停止工作,但它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特征,卻嚴重破壞了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具備的性格,即,長期性和熱忱。這種情緒不是不能克服的,如果我們每天都為目標實現之後那些迷人的讚美做好一番沸騰的想象,恐怕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熱忱,著迷於這個目標的持久性,也會漸漸成為我們的習慣。不過,假使我們不能在具體而微的努力中,暫且忘記一下沸騰的想象,把全部的靜思投入進去,我們就可能陷入另一個泥潭,即,空想和輕浮。我的許多小谘詢者都曾有過“等到我成功了,我就可以站在講台上向別人介紹經驗了”的想法,這種沸騰的病態空想,消磨了他們的大量時間,以至於他們最終沒能有機會真的向別人介紹經驗,因為他們總是在幻想,沒時間實幹。
其次,樂趣會使追求成功成為我們生命的習慣。一九八四年的時候,張海迪冒天下之大不韙,第一次提出,人應該“愛一行而幹一行”,而不是“幹一行,愛一行”。現在看,張海迪當然是對的。我們姑且不談那種把一個人強行安排在一種行業中,並試圖強迫他喜歡這個行業的做法是否人道,我們隻是很難想象,那種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樂趣的人,怎能把事情做得不同凡響。可是,如果一個人愛上一行,哪怕這一行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枯燥乏味,他卻會把生命獻給它,因為它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另外,能否保持樂趣,是我們能否執著於某項事業的一個關鍵。如果我們學習英語時總因愈加感到乏味而每每半途而廢,一本英語書總是學不過第五課,那麼我們不妨嚐試一下,從最後一課向回學。這樣,會有一些新的樂趣,至少能讓我們多學了後五課。或許,在新鮮感的刺激下,我們還有可能意外地全部學完它。
再次就是考查一下社會對我們的可接納程度。如果我們一直從事京劇藝術而又始終找不到增加其聽眾的辦法,或許社會是在告誡我們,放棄它,去尋找一種更加接近於人民的形式。如果我們醉心於開辦一家營業性賭場,哪怕是文明經營,那也是癡人說夢。有兩種道路最容易走向成功:第一,找一個冷門,另辟蹊徑,一炮打響;第二,投身於一個即將熱起來但暫時還沒有熱起來的事業。
第四是要知道,人際關係可以把我們扶上天,也可以把我們摔下地獄——
◎知識分子應該在走向社會的第二年,盡量使除了人事部以外的人,忘記自己有學曆。此時要注意兩點:第一,我們的目標是作成幾件事情,不是以卵擊石般地向習俗挑戰。說心裏話,這個社會是不喜歡我們的,它更喜歡大老粗,因此我們剛出校門的任務是,紮下根子。第二,別傻兮兮地相信同事們個個都是好心眼兒,也別認為到處可以掙到錢。過不多久,我們便會發現,事實正好相反。
◎少說話,特別要注意的是,少說別人的壞話。如果我們對某個方案有自己的看法,不要輕易地說出來。每一項提案的真正出台,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上海,都有它一定的出台時機。假如我們剛剛進入一個企業或科室,可以默默觀察一段時間,然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未能全麵了解各個環節的情況下,任何議論都顯得不切實際,讓人感到啼笑皆非。別相信那種輕飄飄的熱情,曆史上有幾件好事是熱情有餘而沉穩不足的人做成的?也別想念自己“一看就知道”的小聰明,我們剛剛二十二歲!
◎對各個階層的合作者,進行一下分析。上司和女人喜歡讚美,越肉麻越愛聽。別忘記處長夫人要我們轉告處長的話。廠長秘書不喜歡我們不通過她便直接闖進廠長室。工人們願意我們和他們一樣,有一身泥汙的髒衣服。政要和工程師惜時如命。外商不喜歡低三下四的崇拜。不要得罪工商局的人、稅務審計、水電人員、形形色色的記者。在中國,司機是個不可怠慢的、無時無處不在索要實惠的特殊隊伍。最後一定要記住,沒有哪位做了爺爺的人不曾當過孫子。
◎在我們這個老年型的社會裏,對老人和上司的尊敬顯得比什麼都重要,哪怕他說得不對,我們必須用一種不傷其麵子的辦法提醒他:“我們可不這樣認為。”心理學家傑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因此說,學會讚美,我們也就接近了成功,這是前麵已經提到過的觀點。
◎團隊精神是中國人自古缺少的,幾十年來它又淹滅在集體主義的那種變態的求同伐異之中。實際上,青年時代比張揚個性更需要學習的,是相處和平衡。我們有必要學會帶著個性,融進千百萬人之中,真正做到彼此間的求同存異。在現代社會中,成功往往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團隊的。
◎容忍別人的缺點會使我們成為交際圈裏最受歡迎的人。假如我們討厭吸煙,千萬別因為討厭煙草味而討厭抽煙的那個人。要知道,我們的事業需要他。
◎注意傾聽別人的談話,表現出自己的興趣。不要滔滔不絕地講自己的事情,尤其是不要大講那些顯然比聽者優越的事情,也不要大講自己的異性朋友。即使輪到我們說話,也要常常問一問聽者的意見,這顯示出我們很重視對方,甚至可以隨時幫助他。不過,我們可要學會在樂善好施的同時,不懼怕說“不”,拒絕我們不該答應的事情。
◎和那些與我們事業有關的人,保持不斷的聯係。但不要讓他們認為我們是有求於他們,要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喜歡他們,願意跟他們做朋友。過節的時候,打個電話或寄張賀卡,準確記住他們的生日、他們的妻子甚至孩子的名字、他們由於沾沾自喜而曾經喋喋不休地向我們講述過的光榮曆史。隻是要記住,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或深夜打電話,這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與同事保持適度的距離。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女人,當她與密友要好的時候,便把一切,甚至床上的隱秘,也全盤告訴她們。可一旦關係破裂,她們便水火不相容,雙雙忙著把對方告訴自己的秘密散向全城。所以說,保持自己多一些的秘密,以求得人際關係間恰當的距離,既可以求得相互尊敬,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此外還可以為自己節省一些時間。
最後是,我們需要多與成功者交往。這會使我們發現一些真諦。當我們看到袁隆平麵對來自全世界的獎賞,依舊保持著農民的模樣,看張海迪怎樣麵對厄運,看聶衛平橫掃日本後怎樣對記者說話,看到劉歡對於藝術的癡狂,看到深居簡出的大人物是怎樣地運籌帷幄,一句話便結束了一場風波,我們會為之心動。當我們盡覽了這些過去和現在的成功者,我們就會對自己在未來的成功率有個真切的估計,並且了解到成功前,成功之時、成功後,我們該做些什麼。
成功感悟:
熱忱,實幹精神,樂趣,社會的接納,人際關係,是房地產領袖潘石屹成功的秘訣。其實,這也是每一個人的成功秘訣。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離不開成功者的熱忱、拚搏、社會的成全以及人際關係的幫助。想成功的人們,趕緊看看你還欠缺以上五條中的哪一條,及時補充並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努力邁進吧。
你想要成功,必須進入成功的環境——董思陽
當我在各種成功學課堂、培訓論壇與培訓會議上大膽地宣揚我的夢想時,一個改變我命運的契機悄然來到了我的生命中——我引起了很多參會的大人的好奇與注意,很多商圈的大人都覺得非常奇怪:這個小女孩從哪兒來的?這麼小就做生意?怎麼這麼積極、這麼勇敢?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敢宣稱自己要成為李嘉誠一樣優秀的企業家?她有什麼背景呢?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副秘書長海良就是這群好奇的大人中的一員。海良叔叔可算得上是我生命中的大貴人。
一次課程互動時,我很偶然地與海良叔叔分到了一組。在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所有成員配合都非常默契,大家交流得特別愉快。這些大人都對我這個唯一的小孩特別關照。互動結束後,大家很自然地交換名片。為了能夠在這樣的場合中交到更多的朋友,我沒有向任何人透露我是個大學生。新加坡的法律非常嚴格,名片是不可以隨便印的,一定要有確實的公司,所以,我事先托朋友的爸爸幫忙印了一家貿易公司的名片,名片上隻有貿易公司的名稱和我的名字,並沒有職務。
和海良叔叔交換名片的時候,他對我說:“你這個小姑娘不簡單啊!年紀這麼小就這麼積極,這麼愛學習!而且還很敢講!我不隻一次在培訓課上聽你講要成為李嘉誠一樣優秀的企業家了。我女兒和你一般大,但她就比較內向,沒有你這麼積極。”
“哎呀,叔叔您真的過獎了!我想您的女兒肯定更優秀!我之前也見過海良叔叔您很多次了,而且在媒體上也曾見過您的報道,我知道您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您真的太厲害了,是我學習的榜樣!”
“哦,嗬嗬。”聽到我的讚揚,海良先生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知道,所有人都喜歡聽好話,得體而又適度的讚揚絕對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