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凡客的電商模式:做品牌還是做平台(1 / 2)

第29章 凡客的電商模式:做品牌還是做平台

雷軍從金山離職之後,最關注兩個方向,一個是移動互聯網,另一個是電子商務。

當年雷軍做卓越網,後來因為公司的壓力將卓越出售給了亞馬遜。為此,雷軍心裏一直有一個結,而解開這個結的,不是別人,正是凡客誠品的CEO陳年。

陳年是雷軍在做卓越網時的左膀右臂。2007年陳年決定做凡客,雷軍作為投資人全力支持。陳年從卓越離職之後,曾經做過“我買網”,後來失敗了,就改去寫小說。陳年身上有很重的文藝青年氣質,後來若不是雷軍催促他出來做事,他還不肯創業呢。

陳年複出之後決定做電商,給公司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凡客誠品。凡客的英文VANCL,VAN是先鋒的意思,C代表陳年,L代表雷軍,可見雷軍雖然不是凡客的直接創始人,但是作為投資人十分為陳年所看重。凡客的啟動資金700萬元,就有雷軍的200萬元投資。

經營策略上,陳年經過市場調研之後決定沿用當年在卓越時的老辦法,先找一兩個品類做大做強,打出品牌再考慮做綜合電商。陳年選中的產品是男裝襯衫和POLO衫兩個大類,2007年凡客的產品一推出,以款式新穎、質量上乘、價格中端為特點,迅速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

凡客誠品2007年10月獲得聯創策源、IDG的200萬美元。2008年1月又獲得了軟銀賽富投資1000萬美元;在此之後又獲得了C輪融資,啟明創投、IDG等約3000萬美元支付凡客誠品的發展。投資人頻繁的投錢,說明他們都十分看好凡客誠品。

都說做電子商務是燒錢的行業,這時的凡客資本雄厚,自然實力大漲,2009年凡客開始全麵進軍女裝和童裝,將服裝類電商進行到底。凡客的服裝為自主品牌,全部是自己設計,然後找工廠代工。這就要求凡客的產品必須有自己的特色。經過幾年的探索,凡客基本上形成了簡約時尚的特點,更加適合都市年輕群體的需求。

2010年5月獲得D輪融資,老虎基金投資約5000萬美元。這時候凡客開始擴充品類,在服裝的基礎上增加了鞋類、家居、配飾、化妝品等類別。服裝和鞋帽原本不分家,銷售鞋類是順其自然的選擇。而且凡客的帆布鞋是非常成功的產品,一上市就受到了顧客的廣泛好評,凡客帆布鞋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進軍家居、配飾和化妝品這些品類,就有些不符合凡客的定位了,而且說實話在這些方麵,凡客並不比其他電商網站有優勢。這些品類的擴充為日後凡客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產品增加的同時,凡客誠品的服務也在不斷提升。凡客誠品不斷以微創新方式提升客戶體驗,推出了當麵驗貨、無條件試穿、30天內無條件退換貨、POS機刷卡付款等服務,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與品牌美譽度,積累了大量的忠實用戶和良好的口碑效應。要實現30天無條件退換貨,自然需要物流的支持,為此凡客在2008年成立了如風達快遞公司,專門負責凡客訂單的配送。

2010年12月,E輪則獲得聯創策源、IDG、軟銀賽富、老虎基金追加投資1億元美元。2011年7月,凡客再次獲得F輪2.3億美元融資。

這注定了2011年是凡客快速增長的一年。在雷軍的引導下,同時也是為了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2011年2月,凡客推出了手機凡客網和移動客戶端。相比於其他電子商務網站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凡客在移動互聯網上布局較晚。正好同年,小米1開始發售,凡客作為預裝軟件在小米手機上安裝,小米的暢銷無形之中為凡客移動客戶端業務進行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