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人,雷軍給UCweb的團隊提了個建議,“放棄企業項目,專注個人市場,重點打造UCweb瀏覽器;建議開發內部運營平台,將用戶使用情況量化,通過數據實現科學決策”。
自此開始,俞永福作為CEO負責項目運營,梁捷負責技術,何小鵬負責產品,加上雷軍在一旁出謀劃策,UCweb的用戶量以每月增長30%的速度迅速增長。也從那時候開始,公司更名為優視動景科技有限公司(後更名為UC優視科技有限公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手機上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各種智能手機大行其道,UCweb作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手機瀏覽器一下子身價倍增。
通過雷軍的牽線,2007年8月晨興創投及策源投資分別投資600萬和400萬美元,獲得UCweb公司28%的股份。這就意味這UCweb的市值達到3500萬美元,約為2.5億人民幣。
金山上市之後,雷軍從金山辭職。俞永福見雷軍閑在家中無事,便邀雷軍做UC優視的董事長。雷軍慨然應允,每周去UCweb北京公司上班一天,負責規劃戰略,而且雷軍還在新浪博客為UCweb造勢,廣為宣傳。
雷軍認識到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入口,UCweb具有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潛質。他給UCweb的全體員工樹立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用上UCweb,人人都能“把互聯網裝入口袋”。而他給UCweb的定位則是手機上複製一個穀歌,通過網站導航、搜索、下載、個人數據管理、視頻播放等功能,讓UCweb成為手機上網必不可少也是最方便好用的工具。而戰略方麵,UCweb首先要大力增加用戶數量,不管是穀歌還是騰訊,都是靠用戶數量取勝;在戰術方麵要注重用戶體驗,加強技術研發,重視知識產權,申請專利申請和保護。
雖然對於UCweb的發展來說,雷軍是半路出家,而且他隻是短暫地擔任了一段時間董事長之後就把大權交給了俞永福,但是對UCweb的發展他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2009年6月,馬雲的阿裏巴巴集團注資UC優視,雙方在移動電子商務平台方麵展開戰略合作。2010年3月,諾基亞成長夥伴基金和紀源資本投資UC優視。這時的UC優視雖未上市,卻成了移動互聯網企業中最炙手可熱也是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2012年,UC優視正式受邀加入W3C(萬維網聯盟),成為首個加入該國際組織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最關鍵的是UC優視未來能夠參與互聯網技術標準的討論與製定,推動HTML5為代表的技術標準在中國落地,這就在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之中搶占了先機。
如今的UC優視羽翼豐滿,自成體係。截至目前,UC瀏覽器在全球共有4億用戶,其中海外用戶超過1億,UC優視在美國矽穀和印度新德裏都設有運營中心。而在安卓平台,UC瀏覽器用戶同樣超過1億,是安卓平台用戶量最大的第三方瀏覽器。
2013年,百度有意出價10億美元收購UC優視,而騰訊也不甘寂寞,表示願意收購UC優視,加上之前阿裏巴巴的戰略投資,互聯網大佬們搶占移動互聯網高地的野心昭然若揭。俞永福和阿裏巴巴戰略合作,與百度玩太極(它要做移動互聯網的穀歌,又怎麼會甘願被百度收購),對騰訊卻提出騰訊不能做自己的手機瀏覽器的苛刻條件。其實UC優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2014年實現IPO,從而能夠獨立發展。不過,移動瀏覽器永遠離不開手機,而小米手機的成長越快,雙方合作的機會就越大,再加上UC優視與“雷軍係”諸多公司均有淵源,所以它的發展想必也不會甩開雷軍。
雷軍當年辭去UC優視的董事長,專心去做小米手機,說明雷軍認為移動瀏覽器雖然重要,但是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平台具有更大的價值。越來越多的移動APP應用大行其道,證明手機才是真正的移動互聯網入口。UC瀏覽器固然重要,但也隻是一個移動應用,哪怕UC瀏覽器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下載量最大的應用。喬布斯發明iPhone的例子已不用再提,雷軍相信他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手機,一定可以整合更多的資源,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領導者。
不過雷軍並不排斥瀏覽器,UCweb和小米手機兩個產品在他的戰略規劃之下重新有了交集。兩家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小米手機所有手機預裝UCweb,這既是小米對UCweb的推廣,也是UCweb對小米手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