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小米外生態:撒豆成兵,調兵遣將
第26章 UC瀏覽器:獨立擴張vs小米工具
說到移動互聯網,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手機瀏覽器,在沒有如今這麼多手機應用之前,瀏覽器是通過手機上網衝浪的唯一端口。雷軍布局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戰正是從手機瀏覽器開始的。2004年,兩個年輕人發明了UCweb瀏覽器,從而開創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瀏覽器的先河。雖然雷軍並不是這個項目的開創者,也不是這個項目的掌舵者,但是雷軍的出現改變了UCweb的發展方向,使它有機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梁捷和何小鵬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係的同學,畢業後一起進入亞信公司廣州分公司。亞信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電信巨頭的互聯工程網服務商,2000年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成功上市,讓梁捷和何小鵬相信可以通過自己掌握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創業。
梁捷和何小鵬在亞信的時候曾經開發了一個無線郵件產品UCMAIL,但是由於中國人日常更喜歡用短信而不習慣用郵件溝通,所以這個產品研發出來並沒有用武之地。2004年他們創業的時候,發現國外黑莓手機大行其道,手機上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他們決定在UCMAIL的基礎上開發一款專供手機使用的瀏覽器。
UCMAIL的底層架構靈活,支持HTML協議,可以直接在郵件中帶鏈接,在UCMAIL的基礎上研發瀏覽器,比另起爐灶容易得多。經過大半年的研發,2004年10月他們開發的第一個公眾版本問世。他們把軟件命名為UCweb,一方麵是沿用原先UCMAIL的名稱,一方麵UCweb是You Can Web的縮寫,寓意“你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公眾版本一經問世,立即受到用戶的廣泛歡迎,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第一個月就有了5000注冊用戶。
這時候做郵件起家的網易老總丁磊發現了UCweb,並且慷慨地借給梁捷和何小鵬8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注冊公司。2005年3月梁捷和何小鵬正式注冊了廣州動景公司。由於啟動資金有限,他們在各項開支上是能省就省:UCweb服務器都是他們兩個在電腦城用PC機攢的;而辦公方麵,最初的一年多時間裏,他們完全靠借用別人的場地辦公,一年中搬了6次家。直到廣州動景公司幸運地拿下中國移動的手機辦公係統項目,有了資金,才正式開始招兵買馬。公司加上他們兩個一共17個人,3個人負責UCweb的維護,剩下的人做項目掙錢,也算以戰養戰。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靠著口口相傳,UCweb的用戶數到2006年便發展到了200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當時智能手機還不普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總數才3100萬。然而,用戶數雖然很多,但是UCweb並沒有辦法贏利,如果不想辦法徹底解決資金問題,UCweb的項目將很難繼續維持。
梁捷和何小鵬開始主動尋找風險投資,他們前後見了幾十家風投,但是都沒有談攏,因為那個時候移動互聯網的前景並不明朗,沒有人願意在這個觀念超前的項目上投錢。這時候他們認識了聯想創投的投資副總裁俞永福。
俞永福對UCweb非常感興趣,3個人聊得也很投機。經過半年多的溝通和了解,俞永福認定UCweb的項目非常有發展前景。但是當他把這個投資計劃上報公司投資決策會議投票的時候,最終還是以一票之差沒有通過。
對於這個結果,固然梁捷和何小鵬感到失望,俞永福心裏也不是滋味,感覺自己半年多的努力都白費了。這個時候何小鵬突然問俞永福:“既然你對這個項目這麼感興趣,幹脆我們一起幹好了?”俞永福聽罷,覺得真是這麼回事,與其選項目投資別人還不如自己和這兩個人一起創業來得痛快,便爽快地答應了。梁捷和何小鵬都是技術骨幹,但公司運營管理是他們的短板,這也是公司一直不能快速發展的原因。這下俞永福來了,公司的發展自然有了希望。
俞永福在聯想創投工作期間和雷軍保持著非常好的私人關係,他此時首先想到的是把UCweb的項目和雷軍談談。雷軍曾經在卓越出售中拿到了大筆的現金,而他對風險投資一直很感興趣。
雷軍雖然不了解UCweb,但是他比較了解俞永福,而且他曾經對俞永福說過,“如果你將來創業,無論做什麼我都支持”。既然俞永福都能辭職去做這件事情,雷軍覺得這個項目一定值得投資,雷軍個人投了200萬元作為風險投資。俞永福也出了200萬,以證明他對這個項目有信心,將全力以赴做好UC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