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的不是出10款手機,而是簡簡單單做好一款手機。”蘋果就贏在隻專注於一款手機的開發。受到喬布斯做蘋果的啟發,雷軍發現,做好一個東西比做好兩個東西更難,比如隻有一個型號,你很清楚它的好與不好,有兩個型號你就不容易看清楚各自的優勢究竟在哪裏。
其次是極致。雷軍認為,極致就是能不能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用盡自己的全力把產品做到無可挑剔。
小米手機進入時的互聯網,是一個處於混戰中的戰場。小米手機出現前後兩三年,互聯網企業中已經有百度、阿裏巴巴、騰訊、新浪、人人網、盛大等知名公司進入手機領域,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先機。百度與戴爾合作推出戴爾智能手機D43之後,又聯手長虹推出千元智能手機;阿裏雲計算公司則以手機操作係統阿裏雲OS為基礎與天語合作;騰訊與中國電信以及華為、中興、酷派、天語和海信等5家手機廠商聯合發布了6款“天翼QQ智能手機”。大家都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爭得一席之地,競爭非常激烈。
為了使小米手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雷軍選擇了像蘋果那樣將產品做到極致的理念。他給小米定下了基本的發展路線:用移動互聯網做手機,做到極致,形成不能複製和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擊敗對手。他為小米選擇了雙核1.5G處理器,並且花費了很長時間和精力尋求最頂尖的合作商。
第三點是口碑。雷軍認為,好的口碑是用心經營出來的。因此,小米在經營口碑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也用心地為用戶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小米團隊曾經做了一件回饋30萬老用戶的事情。那個時候,小米剛剛上市,有30萬人在網上排隊預訂小米手機,最長的甚至等了100多天才拿到手機。
小米為了向用戶表達感恩之情,給30萬用戶每人100元的現金券,不附加任何條件,可以在小米網上買任何東西。雷軍還要求小米團隊給他們寄了精美的卡片,上麵寫著感謝他們對小米的支持。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利於小米在市場上形成很好的口碑。
第四點是快。這裏的快,也就是動作要快,互聯網追求的是一種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聯網創業,速度一定要跟上去。”“要死也要死得快,早死早超生!”這些都是雷軍說過的話。他很清楚地知道互聯網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每天都有新的事物產生,用戶需求變化得非常快,競爭也很激烈,一旦速度跟不上,就會被淘汰。另外,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候風險往往是最小的,也會掩蓋很多問題。
於是,雷軍決定加快小米的發展步伐,試圖將開發周期控製在3~6個月。快速的開發容易跟上整個市場的節奏,節約成本。為了讓小米手機迅速占領市場,雷軍在小米的定價上下了很大的決心,小米團隊也在討論定價的問題,最後雷軍一錘定音:1999元麵市,用最高的配置和最低的價格造成巨大的反差,快速打動消費者,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聽到反對的聲音,雷軍說:“產品一出就要秒殺對手,這樣才有意義!從來沒有人看到小李飛刀是怎麼飛出去的,因為見到的人都死了!”隻有在獲得一定的用戶之後,整個互聯網商業模式才能運轉。雷軍知道,能不能打贏這一戰,速度是關鍵,要是演變成持久戰就不好辦了。
隨著小米手機的漸漸走紅,一係列配套產品也相繼推出。最有意思的要數“米兔”——一款戴著雷鋒帽、係著紅領巾的很可愛的玩具。這款產品在小米網站屬於最暢銷的產品之一,每天限購2000次,不穿衣服的賣49元,穿衣服的賣99元。
其實這個產品也是雷軍“快”字理念的一個體現。雷軍開玩笑地說:“它叫雷鋒兔。你們知道為什麼這麼叫嗎?那是因為它是雷軍做的手機品牌。那為什麼叫兔子呢?因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們強調快,兔子是跑得最快的。”
用“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思想武裝後的小米,在行業內可以說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為它重新定義了手機的製造和營銷模式,並最終以顛覆者的姿態接受著用戶的喜愛和簇擁,也領受著同行的驚恐和追趕。
但是,雷軍對此似乎顯得異常自信和從容,也許是因為他知道小米要做的還有很多,而且正在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