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程序員開始,雷軍曆任北京金山公司開發部經理、金山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公司總經理等職,並慢慢成長為金山公司的“三駕馬車”之一。可以說,雖然求伯君是金山公司的創辦人,但真正帶領這家公司在商海曆盡沉浮的是雷軍。
一部金山史,皆因雷軍書。
求伯君是整個金山公認的編程員高手中的高手,工程師文化是金山企業文化的核心。雷軍從加入金山開始,就希望成為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在金山做出一個和求伯君的WPS一樣的產品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實現他內心的一個理想:做出一個能在全球每一個人的電腦上使用的軟件。
WPS是金山的主要項目,雷軍一進入公司就開始全麵接觸這個軟件的所有代碼和設計邏輯,慢慢熟悉了這個軟件並且對軟件進行升級開發。雷軍幾乎每天都沉溺於編程之中,工作12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情。他的生活在外人看來非常不規律,每天中午開始工作,一直會到第二天淩晨三四點,然後睡很少的幾個小時,第二天中午又開始工作。
1992年,雷軍帶領一支幾十人的隊伍開發盤古組件,這是一項包括中文操作係統金山皓月、文字處理軟件WPS、表格製作雙城電子表、金山英漢雙向詞典、名片管理、事務管理等功能的浩大工程。雷軍在整個開發方案上力求完美,希望盤古組件能夠實現人們辦公所需要的所有功能。那時,他認為這次做的事情對於中國軟件業來說是一次開天辟地的創舉,所以將這款軟件命名為“盤古”。
1995年4月,耗時3年時間的盤古組件終於開發成功,金山開始進軍Office市場。對於金山而言,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對於雷軍和他的團隊而言,這是3年磨一劍,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辛勤勞動的成果。然而,盤古組件在銷售中卻受到了冷遇。根據WPS當時的市場占有率,原本估計銷售量在5000套左右的盤古組件,6個月之後卻隻售出了2000套。
1996年,曆時3年研發的盤古組件雖然最終失敗,市場的冷漠對雷軍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一般,他不相信自己和團隊費盡心血研發的盤古組件市場反響會這麼差,但實際上這是雷軍編程巔峰期的作品。在開發盤古組件的那段日子裏,雷軍基本上沒有休過周末,每天工作12~18個小時,對雷軍來說那是一段痛苦的歲月,卻也是一個讓人陶醉的過程。因為它意味著雷軍傾注全部心血書寫的無悔青春,一段想起來能夠令自己熱淚盈眶的歲月。
雷軍和金山團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研,他們發現,如果軟件本身沒有問題的話,那麼隻能說盤古組件出現的時機錯了,如果再早兩年上市一切都會不同。理想的幻滅讓雷軍收起了一個程序員的完美追求和浪漫理想,穿上西裝打好領帶做起了金山總經理。在前有微軟,後有盜版的情況下,雷軍帶領金山打起了遊擊戰術,多點開花。
雷軍給金山製定的具體打法是:陣地戰加遊擊戰,堅持WPS旗幟,堅持以戰養戰的風格,以穩健的方式推進。後來,WPS97終於橫空出世——這是首款在Windows平台上運行的國產文字處理軟件。WPS97推出僅兩個多月,就銷出130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