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是說反話,他是真的在誇獎寧武子
一個有才華的人,要讓他施展才華並不難,難的是學會該聰明的時候聰明,該傻的時候傻“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愚”是為了保存自己隻有保存了自身,才有更多可能去為理想而奮鬥所以,孔子所謂的“愚”並不是真正的愚蠢,而是明哲保身之道,是一種真正的大智慧
三國時,魏國的大將司馬懿出身大士族曹操剛剛掌權的時候,曾經征召司馬懿做官那時候,司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願意應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托詞說自己得了風癱病曹操懷疑司馬懿有意推托,便派了一個刺客深夜闖進司馬懿的臥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還不相信,拔出佩刀,做出要劈下去的樣子司馬懿隻瞪著眼睛望著刺客,身體紋絲不動,刺客這才相信他是真癱,收起刀向曹操報告去了
司馬懿知道曹操不會就此放過他,過了一段時期,又讓人傳出消息,說風癱病已經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時候,他就沒有拒絕了
司馬懿先後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擔任了重要職位,到了魏明帝即位時,魏國兵權已大部分落在他手裏後來,魏明帝將死之際,把司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邊,囑咐他們共同輔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後,太子曹芳即位,是為魏少帝司馬懿和宗室曹爽同為顧命大臣,一同執政曹爽對司馬懿不大放心,便用魏少帝的名義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是奪去他的兵權在兵權落到曹爽手裏後,司馬懿就托病在家休養
恰在這時,李勝升任青州刺史,前來辭行曹爽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讓他借出任荊州刺史之機,以向司馬懿辭行為由,前去探聽虛實
司馬懿知道李勝來訪的真實意圖,於是做了一番精心安排李勝來到司馬懿的居室,隻見司馬懿正在兩個丫鬟的服侍下更衣,他渾身顫抖,久久地穿不上衣服他又稱口渴,待丫鬟捧上粥來,他以口去接,將粥弄翻,灑了一身,樣子十分狼狽
李勝看著欣喜,說:“聽說您風痹舊病複發,沒想到病情竟這樣嚴重,我受皇帝恩典,委為青州刺史,今天是特來向您辭行的”
司馬懿故意裝作氣力不濟的樣子說:“我年老體衰活不了多久,你調任並州,並州臨近胡邦,要多加防範,以免給胡人製造進犯的機會啊!恐怕我們再難相見,拜托你今後替我照顧我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李勝說:“我是出任青州,不是並州啊!”
司馬懿說:“我精神恍惚,沒有聽清楚你的話以你的才能,可以大建一番功業的”
李勝回去後,將所見所聞告訴了曹爽,曹爽聽後大喜,從此對司馬懿消除戒心,不加防範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掃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親信大臣全跟去了司馬懿既然“病”得厲害,當然沒有人去請他
等曹爽一幫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盔甲,抖擻精神,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率領兵馬占領了城門和兵庫,並且假傳皇太後的詔令,把曹爽的大將軍職務撤了
又過了幾天,有人告發曹爽一夥謀反,司馬懿派人把曹爽一夥人全部處死這樣一來,魏國的政權名義上是曹氏,實際上已經轉到司馬懿手裏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司馬懿是三國裏唯一能和諸葛亮抗衡的人物,司馬懿之智已經是常人不可及的,但是司馬懿“愚”的修為卻更加出神入化在時機尚未成熟、條件也不具備的情況下裝“傻”,才不會被別人小心提防,才能在暗處謀劃全局,保全自己然而“裝傻”又不是消極的明哲保身,而是為日後的大有作為打下基礎在別人放鬆警惕的時候充實自身,當天時、地利、人和齊備之際,便果斷出擊,而且一擊即中這時候,他們便不再需要“傻”的外殼來做掩護了
人皆有爭勝好強之心,讓一個智者始終保持 “愚”的麵目視人,這是多大的折磨從“愚”變“智”確實不易,但最難的還是讓一個智者“愚不可及”
“忍”者無敵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過,“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忍”作了解釋:“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意思是說,不能做到“忍”,就會亂了成大事的謀略
自古以來,成就大事的人物都懂得“忍”字訣劉邦就是其中的高手
楚漢相爭時,劉邦由於勢力較弱,經常吃敗仗漢四年,劉邦兵敗,被項羽圍困在滎陽
他的大將韓信自領一軍,北上作戰,捷報頻傳,連續攻占魏、代、趙、燕諸王國,最後又占領了齊國全境
韓信派使者來見劉邦說:“齊人狡詐反複,齊國又與強楚為鄰,如果不設王威懾,不足以鎮撫齊地,請大王允許我暫代齊王”
劉邦一聽,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我坐困滎陽,日夜盼望韓信帶兵來增援,他不但不來,反要自立為王!我……”
正說著,劉邦感到自己的腳被人狠狠踩了一下,他發現坐在邊上的張良向他示意了一下,便止住了下麵的話
劉邦何等聰明,立刻明白了張良的意思現在韓信是整個戰局的關鍵,豈是能夠隨便得罪的?
想到這裏,劉邦仍接著剛才氣勢洶洶的口氣罵道:“男子漢大丈夫,要做齊王就做真齊王,做什麼代齊王!”
說罷當即下令派張良為使節,帶著印綬到齊地,立韓信為齊王,並征調韓信的軍隊局勢很快發生重大轉折:漢軍由劣勢向優勢轉變,逐漸對楚軍形成了包圍之勢
劉邦不是不知道韓信在趁機敲竹杠,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韓信是首屈一指的將才,又擁有強大的兵力,處在舉足輕重的地位上如果與韓信翻臉,他就會陷於不利;反之,如果能調動韓信的兵馬,就能重創楚軍,使楚漢對峙的局麵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變
因此,劉邦忍了下來,不但容忍了韓信敲竹杠的行為,而且還額外贈送了韓信一個齊王的頭銜,穩住了韓信若是當時劉邦沒有忍住,那麼天下的局勢就很難說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之時能不能忍,往往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就大事就像搏擊,出手的機會隻有一次,在真正的機會來臨之前,隻有忍耐
除了要容忍欺淩,想要成就大事業,我們還要學會忍受苦難
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有一番作為,必須不斷磨礪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