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肯尼斯在日軍登陸馬尼拉時被俘,隨後被送往一處集中營。肯尼斯看到室友的枕頭下有一本書叫《人生的優點》,他愛不釋手,便問道:“可以借給我看嗎?”
那本書給肯尼斯極大的鼓舞和啟示。他渴望擁有那本書,但是書的主人卻不願割愛。“借給我抄!”他於是說,室友爽快地答應了。
肯尼斯成功的秘訣就是立刻去做。他開始逐字逐頁謄錄,由於書隨時會被索回,他夜以繼日地抄錄。
抄完最後一頁僅僅一個小時之後,他的室友被帶到另外一處集中營。被俘的3年期間,肯尼斯一直帶著那份手稿,一讀再讀。就是那本書一直鼓舞他,給了他很多的勇氣,他決心按照書上所講的那樣去行動,用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說:“我必須立即去行動,否則行動就會長翅膀飛走。”
喬根·裘大是哥本哈根大學的一名學生,有一次他到美國旅遊,先到華盛頓,下榻在威勒飯店,住宿費已經預付。他上衣的口袋放著到芝加哥的機票,褲袋裏的皮包放著護照和現金。當他準備就寢時,突然發現皮包不翼而飛,他立刻下樓告訴旅館的經理。
“我們會盡力尋找。”經理說。
第二天早上,錢包仍然不見蹤影。他隻身在異鄉,手足無措。打電話向芝加哥的朋友求援?到丹麥使館補辦遺失護照?苦坐在警察局等待消息?他腦子裏閃過一個又一個念頭。
突然,他告訴自己:“我要看看華盛頓,我可能沒有機會再來,今天非常寶貴。畢竟,我還有今天晚上到芝加哥的機票,還有很多時間處理錢和護照的問題。如果我現在不暢遊華盛頓,將來就沒有機會了。我可以散步,現在是愉快的時刻,我還是我,和昨天丟掉錢包之前沒有什麼兩樣,來到美國我應快樂,享受大都市的一天,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丟掉錢包的不愉快上。”
於是他開始徒步旅遊,爬上華盛頓紀念碑,參觀白宮和博物館。雖然許多想看的地方他沒有看到,但所到之處,他都盡情暢遊一番。
回到丹麥之後,美國之行最令他難忘的就是徒步暢遊華盛頓,因為那令他知道把握現在最重要。5天之後,華盛頓警局找到了他的皮包和護照,寄還給他。
立即行動,可以實現你最大的夢想!
史威茲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大的快樂就是帶著釣魚竿和來福槍進入森林宿營,幾天之後再帶著一身的疲憊和泥濘心滿意足地回來。
他惟一的困擾是,這項嗜好會花去太多的時間。有一天,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宿營的湖邊,回到現實的保險業務工作中時,突然有一個想法:荒野之中,也許有人會買保險。如果真是這樣,豈不是在外出狩獵時,他也一樣可以工作了嗎?果然,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正是如此;散居在鐵路沿線的獵人、礦工也都是他的潛在客戶。
他立刻做好計劃,搭船前往阿拉斯加。他沿著鐵路來回數次,“步行的曼利”是那些與世隔絕的人們對他的昵稱。他受到熱烈的歡迎,他不但是惟一和他們接觸的保險業務員,更是外麵世界的象征。除此之外,他還免費教他們理發和烹飪,經常受邀成為座上賓,享受佳肴。在短短一年內,他的業績突破了百萬美元,同時享受了登山、打獵和釣魚的無限樂趣,把工作和生活做了最完美的結合!
如果他在夢想產生時,沒有立即行動,就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機會。
記住,馬上去做!
馬上行動可以應用在人生的每一階段,幫助你做自己應該做卻不想做的事情。對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像曼利一樣,抓住稍縱即逝的寶貴時機,實現夢想。想要打電話給一個久未聯絡的朋友嗎,馬上行動!
不論你現在如何,用積極的心態去行動,你就能達到理想的境地。
分解目標,循序漸進
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能一步登天,一口吃個胖子,所以常夢想一舉成名,一下成為一個成大事者。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於你的能力並不夠,二是由於成大事必須經過長久磨煉。因此,真正的成大事者善於“化整為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25歲的時候,雷因因失業而挨餓,他白天就在馬路上亂走,目的隻有一個,躲避房東討債。
一天他在42號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裏賓先生。雷因在失業前,曾經采訪過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夏裏賓竟然一眼就認出了他。
“很忙嗎?”他問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他的遭遇。
“我住的旅館在第103號街,跟我一同走過去好不好?”
“走過去?但是,夏裏賓先生,60個路口,可不近呢。”
“胡說,”他笑著說,“隻有5個街口。”
“……”雷因不解。
“是的,我說的是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遊藝場。”
這話有些答非所問,但雷因還是順從地跟他走了。
“現在,”到達射擊場時,夏裏賓先生說,“隻有11個街口了。”
不多一會,他們到了卡納奇劇院。
“現在,隻有5個街口就到動物園了。”
又走了12個街口,他們在夏裏賓先生住的旅館前停了下來。奇怪的是,雷因並沒感到太疲憊。
夏裏賓給他解釋為什麼沒有感到疲憊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裏。這是生活藝術的一個教訓。你與你的目標無論有多遙遠的距離,都不要擔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個街口的距離,別讓那遙遠的未來令你煩悶。”
有人說,我將來長大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這個目標太不具體了。目標必須具體,比如你想把英文學好,那麼你就訂一個目標,每天一定要背10個單詞、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內能看懂英文書報,由於你訂的目標很具體,並能按部就班的去做,目標就容易達到。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人分成兩組,讓他們去跳高。兩組大概個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6尺,然後把他們分成兩組,對其中一組說:“你們能跳過6尺5寸。”而對另一組隻說:“你們能跳得更高。”然後讓他們分別去跳。結果第一組由於有6尺5寸這樣的一個具體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跳得高,而第二組因為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他們隻跳過5尺多一點,隻有少數人跳過了6尺5寸。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第一組有一個具體目標。
有的人看上去好像是一舉成功的,但如果你仔細研究他們的經曆,你會發現他們以前就已經奠定了許多牢固的基礎。那些像泡沫式成功的人,永遠是靠不住的,他們沒有任何牢固的基礎,最終會輕易地失去一切。
約翰是一位擁有出色業績的推銷員,可是他一直都希望能躋身於銷售最高業績的行列中。但是一開始這不過是他的一個願望,從沒真正去爭取過。直到三年後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話:“如果讓願望更加明確,就會有實現的一天。”
於是,他當晚就開始設定自己希望的總業績,然後再逐漸增加,這裏提高5%,那裏提高10%,結果顧客卻增加了20%,甚至更高。這激發了約翰的熱情。從此他不論碰到什麼狀況,任何交易,都會設定一個明確的數字作為目標,並在一兩個月內完成。
“我覺得,目標越是明確越感到自己對達成目標有股強烈的自信與決心。”約翰說,他的計劃裏包括“我想得到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後,他把所有的訪問都準備得充分完善,相關的業界知識加上多方麵的努力積累,終於在第一年的年終使自己的業績創造了空前的記錄,以後的年頭效果更佳。
約翰自己得出一個結論:“以前,我不是不曾考慮過要擴展業績、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為我從來隻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諸行動,當然所有的願望都落空了。自從我明確設立了目標,以及為了切實實現目標而設定具體的數字和期限後,我才真正感覺到,強大的推動力正在鞭策我去達成它。”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達到目標的關鍵在於把目標細化、具體化。
一幢建築是由一磚一瓦砌成的,每塊磚每塊瓦本身顯得並不重要。同樣的道理,成功者的一生是由無數個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方麵構成的。
時刻牢記這樣一個問題:“這有助於我實現自己的目標嗎?”用它去評價你做的每一件事,如果回答是“不”,即回頭;反之,則要繼續向前。
美國著名作家賽瓦裏德說:“當我放棄我的工作而打算寫一本25萬字的書時,我從不讓自己過多地考慮整個寫作計劃涉及的繁重勞動和巨大犧牲。我想的隻是下一段,不是下一頁,更不是下一章如何去寫。整整6個月,我除了一段一段地開始外,我沒想過其他方法。結果書‘自然寫成了’。”
“循序漸進”的原則對賽瓦裏德起了重要作用,對你也會一樣。
獲取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都需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許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困難大,而是與成大事者距離較遠,正是這種心理上的因素導致了失敗,把長距離分解成若幹個距離段,逐一跨越它,就會輕鬆許多,而目標具體化可以讓你清楚當前該做什麼,怎樣能做得更好。
堅持到底
任何成功都必須全力以赴,堅持到底,否則你永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亨利·福特在成功之前因失敗而破產過5次。丘吉爾直到62歲才成為英國首相,那時他已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和挫折了。他最偉大的貢獻是在他成為“年長公民”後完成的。有18位出版家否決掉理查·巴哈的1萬字故事《天地一沙鷗》,最後由麥克米蘭出版公司於1970年印行。到了1975年,僅在美國一地,這本書便賣出700萬本。
在成功生活的過程中,堅毅是無可取代的。但我們時常會發現許多失敗的人都是有特殊天分的。他們擁有許多大好的機會,隻因為太快放棄而未能成功,熱情也在一夜之間為懶惰和不耐煩所取代。
堅毅和決心才是使工作完成的要件。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堅持到底。
比爾·蓋茨認為,下定決心,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全力以赴。一位著名的教練對他的球隊說過一段簡短而振奮人心的話:“當歡呼聲消失了,體育場上人去樓空後;當報上的大標題已經印出,你回到自己安靜的房間,超級獎杯放在桌上,所有熱鬧都已消失後,剩下的就隻有:致力於完美,致力於勝利,致力於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以使這世界變得更好。”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宇宙有創意的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隻有在我們致力完美時,才會去想我們被創造的原因。隻有視人類為神聖的傑作,才能說明每日的奮鬥會使我們變成想要達到的人。
一位哲人說過,任何人都可以數得出一個蘋果裏有多少種子,但隻有上帝知道一粒種子裏有多少蘋果。
要想實現夢想必須要行動,而行動必須要有恒心。隻有既有行動又有恒心的人,發揮潛能,成就偉業,才能完成目標。行動要有恒心,這是開發潛能的重要因素。
可以這麼說,世界上如果有100個人的事業獲得巨大的成功,那麼,至少有100條走向成功的不同道路。然而,請想像這樣一個人,死神在他事業的路上如影隨形,他卻矢誌不移地走向了成功。他就是家喻戶曉的諾貝爾獎金的奠基人——弗萊德·諾貝爾。
1864年9月3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衝上天空,一股股火焰直往上竄。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當驚恐的人們趕到現場時,隻見原來屹立在這裏的一座工廠隻剩下殘桓斷壁,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使他麵無人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
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弗萊德·諾貝爾。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廠化為了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五具屍體,四人是他的親密助手,而另一個是他在大學讀書的小弟弟。五具燒得焦爛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邁的父親因大受刺激而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麵前卻沒有動搖。
事情發生後,警察局立即封鎖了爆炸現場,並嚴禁諾貝爾重建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地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但是,困境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裝什麼貨物,而是裝滿了各種設備,一個年輕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實驗。毋庸置疑,他就是在爆炸中死裏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無畏的勇氣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實驗裏,諾貝爾依然持之以恒地行動,他從沒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等都需要炸藥。於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室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藥公司。一時間,諾貝爾的炸藥成了搶手貨,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
然而,初試成功的諾貝爾,好像總是與災難相伴。不幸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在舊金山,運載炸藥的火車因震蕩發生爆炸,火車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國一家著名工廠因搬運硝化甘油時發生碰撞而爆炸,整個工廠和附近的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巴拿馬,一艘滿載著硝化甘油的輪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顛簸引起爆炸,整個輪船葬身大海……
一連串駭人聽聞的消息,再次使人們對諾貝爾望而生畏,甚至把他當成瘟神和災星。隨著消息的廣泛傳播,他被全世界的人所詛咒。
諾貝爾又一次被人們拋棄了,不,應該說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災難給了他一個人。麵對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諾貝爾沒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反顧,永不退縮。在奮鬥的路上,他已經習慣了與死神朝夕相伴。
大無畏的勇氣和矢誌不渝的恒心最終激發了他心中的潛能,他最終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諾貝爾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獎,被國際學術界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
諾貝爾成功的經曆告訴我們,恒心是實現目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恒心是發揮潛能的必要條件。恒心與追求結合之後,便形成了百折不撓的巨大力量。
從諾貝爾的成功可以看出,幹事業要經得起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絕不能半途而廢。做一件事堅持到底最重要,否則,就會在競爭中一事無成。
比爾·蓋茨認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韌性。社會競爭常常是持久力的競爭,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為笑到最後、笑得最好的人。從龜兔賽跑的故事中可知,競賽的勝利者之所以是笨拙的烏龜而不是兔子,就是由於兔子在競爭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而,恒心和毅力對想獲得事業成功的人來說,是必備的條件。
半途而廢,淺嚐輒止,發揮潛能的願望永遠隻能是夢。